专家指出,药妆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关标准缺失,使得不少本土企业市场运作比较困难。信息时报记者 冯今宁 朱元斌 摄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晓梅
近期,业内关于药妆的话题不断。日前,联华超市对外宣布,其与日本GROWELL集团、每日通贩合资组建了药妆合资企业联华每日铃(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药妆店品牌“樱工房”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开业,这是继华润万家后第二家进入药店行业的超市企业。台湾森田药妆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屈臣氏,欧洲美体药妆品牌“OLIBOLLA(欧莉柏兰)”也宣布进入中国市场,马应龙、片仔癀等本土上游厂商也纷纷拓展药妆市场。尽管日前在京举行的药店多元化经营及化妆品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有营销专家表示,药妆市场春天还需2~3年才来,但种种迹象显示,药妆蛋糕之争蓄势待发。
线上线下渠道蜂拥布局药妆
据联华超市总经理华国平透露,樱工房计划2012年在上海高档商务社区开设5~8家门店,2015年后逐步向泛长三角地区拓展。据悉,联华超市还将在旗下的世纪联华大卖场、联华标准超市等诸多零售业态中逐步引入药妆区。对此日化营销专家李志勇表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释放,超市开设药妆专区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记者还了解到,作为首家进入药店行业的华润万家,其旗下零售连锁品牌el vivo采活药妆店首家门店自去年8月在西安正式亮相后,扩展速度也很惊人。截至目前,el vivo采活在全国的门店已达10多家。相关负责人透露,其计划三年内在大陆开500家店。上海悦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白云虎一语道出了其中玄机,“目前国内药妆市场的平均利润水平在20%左右,相较之下,零售超市业的利润水平仅维持在2%~3%,巨大的利润差距促使零售类超市蜂拥挺进药妆业态。”
据了解,目前上占领药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屈臣氏、万宁、娇兰佳人等主流连锁品牌也在不断寻求高速扩张。今年年初,屈臣氏在内地正式实现千店布局,并计划到2016年底将现有实体门店增至3000家;万宁预计今年年底开店总数将达到260家;本土品牌娇兰佳人短短8年时间已在全国开设400多家分店,并在今年试启动了加盟计划,计划在2020年开设超过10000家门店。
当线下零售渠道的竞争如火如荼,线上的电商平台亦打起了药妆的主意。今年年初,化妆品网商知我网提出药妆电商的运营模式。知我药妆CEO苏海峥认为:“在未来几年,药妆将和普通化妆品将成掎角之势,二分化妆品天下。开拓药妆销售版块,已成为化妆品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苏海峥同时指出,由于药妆的特殊性和化妆品行业药妆的发展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如何把握药妆的网销核心还需进一步摸索。
中外品牌竞相扎堆药妆市场
近日,台湾药妆面膜品牌——森田药妆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屈臣氏,同期,欧洲美体药妆品牌“OLIBOLLA(欧莉柏兰)”也宣布进入中国市场,并特别成立亚太事业部。“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来也会是我们的重点。”亚太事业部的首任总监-Elizabeth向记者表示。
本土企业片仔癀公司通过与华润医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将产品和渠道资源相整合,助推日化药妆业务的发展。马应龙药业则组建了湖北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负责药妆产品运作,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有9个药妆新品上市,并基本完成了15个药妆品种的研发。“药妆产品在多条通路和终端的拉动下,有望成为这些传统药企的新业绩增长点。”长江证券分析师刘舒畅分析道。传统化妆品企业集团也将药妆品牌提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海家化在2012年的战略规划中便提出了将药妆品牌玉泽打造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并加强了医院渠道的授权合作。
对此李志勇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以雅漾、薇姿和理肤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由于进入内地市场较早且品牌资源丰富,基本占到了市场份额的七八成,随着本土药妆企业的不断争食,其市场占比已降到五成左右;近年来,主打药妆概念、以功效性为主要诉求的本土品牌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第二阵营,占到了将近三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该阵营依靠产业资源作为延伸,汇集了数百上千家企业,但目前还尚未形成强势品牌。而剩余的一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则是被以欧树等为代表的从国外市场引入立足于区域市场的外资品牌所分食。
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女性选择医学护肤品的比例占到整个护肤品行业的60%~70%,在国外有63%的女性每年在药店选购化妆品,药妆产品占全年化妆品消费的60%,在日本,连锁药房中药妆产品和日用品占其生意构成的比例更是高达70%。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中国药妆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5%~20%,目前国内零售药妆店销售仅占化妆品销售总额的3%左右,市场潜力巨大,“外资品牌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市场,广阔的三四线市场以及外资无暇顾及的空白区域为本土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焦点
标准模糊监管缺位药妆市场亟待规范
尽管药妆市场潜力巨大,但谈及近期发展趋势,营销专家李志勇表示,现阶段市场处于“喊口号”的阶段,药妆市场的春天至少还需要2~3年才能到来。“经过两年的运作,目前迪豆在山西市场的网点约70家,均在县级市场。”药妆品牌迪豆在山西的某代理商告诉记者,山西市场药妆基本进不了药店渠道,加之消费者对药妆的谨慎,使得药妆市场运作比较困难。这也是整个本土药妆市场所面临的困惑。
日前,在由商务部主导的药店多元化经营及化妆品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妆品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不约而同地把我国药妆产业的“羞涩”归根于用药学途径来解决护肤难题的化妆品究竟是姓“药”还是姓“妆”的问题上。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马晓骅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功能性化妆品的概念,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记者查阅《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也发现,里面的确没有“药妆”这一概念,统一标准的缺席,造成了上市产品良莠不齐,监管也无法可依。日化营销专家吴志刚也强调,目前中国的药妆市场亟待规范,“名不正,则品牌不立,长此以往必将掣肘产业发展。”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马娅则指出,“中国药妆定位不清,导致市场仍未形成初级产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阿贝尔总经理张志伟也颇有同感,他认为,大部分药店都止于药妆专柜的尝试阶段,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就无法有效复制产业链条。“探讨中国药妆市场的未来发展,如何多层次、多途径地展开教育消费和市场引导工作,将科学专业护肤和安全养护的理念融入到目标顾客的生活中,也是未来将要面对的技术性问题。”吴志刚说。
知多D
中国“药妆”古已有之
药妆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份、具有药物疗效的护肤品,对改善皮肤、解决皮肤问题有良好的疗效,且没有副作用。药妆选料精准、配方科学、提炼技术先进、生产工艺严谨,代表着化妆品领域的最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代表着健康、时尚的新概念,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特别是受到知性女性和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药妆产品已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专门的药妆店随处可见。事实上,我国古代早就有“药妆”这个概念,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红玉膜、浮萍膏、面黑令白方、三花除皱液”等就具有相当好的美容效果。而目前国内市场的药妆主要有法式药妆、日系药妆以及本土药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