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养生法
来源:- 虎网医药-药妆频道
浏览:449 更新时间:2012/6/20 0:00:00
6月23日,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一个充满故事的节日。从农历节气看,端午正值仲夏前后,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候。气温升高,湿热天较多,此时正是义乌民间常说的“五毒”(蝎、蛇、蜈蚣等)较易出没的时节,也是疾病高发时期。从古至今,端午节时老百姓都会在家门前挂艾叶、饮雄黄酒、佩戴中药香囊等,很多人这么做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过,这些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奥妙?其实,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元素”。
插艾叶,门上的端午文化元素
端午节时,在家门口插上绿色的艾叶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修课。小小艾叶,它到底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呢?
三溪堂国药馆副主任中医师叶中贤介绍,艾叶,又名艾蒿、艾草等,为菊科植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通十二经。”艾叶具有回阳、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艾叶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最近的医学研究表明,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如果将干艾叶燃烧,其烟对常见的化脓性细菌、真菌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艾叶油具有平喘、消炎的药理作用。
原来,传说中能驱邪避毒的艾叶,是把艾叶里的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在端午前后,洗艾叶澡也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皮肤瘙痒症状。如在流感盛行期间,用干艾叶烟熏30分钟,之后开窗通风,还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叶中贤说。
提神驱虫,小小香囊有妙用
昨日上午,在市区三溪堂国药馆一楼大厅里,一只只绣有龙图案、色彩艳丽的中药香囊挂在柜台上,不少市民正在选购。“我每年都会来买一些中药香囊,自己挂在车内、卧室,或是送人,寓意特别而且有防蚊虫、防流感、醒脑等作用。”53岁的吴敏说。
三溪堂国药馆主任中医师李云飞介绍,别看中药香囊个头小,里面倒是有不少奥妙:香囊的填充物里有藿香、艾叶、肉桂、苍术等药材,每天嗅闻、佩戴香囊可预防流感。
李云飞说,省卫生部门曾组织中医药专家拟定青少年儿童流行性感冒防治建议方案,其中就有建议:根据青少年儿童生活环境中是否有流感发生,以及与流感接触的密切程度,采取不同的中医药预防措施。建议无密切接触史者可以采用中药香囊佩戴法预防;有密切接触史者可采用中药煎服法、中成药等预防;托幼机构及中小学等集体环境,可以采用中药熏香剂熏蒸等预防。
根据这一建议方案,我市一些药店开始提供用传统配方制成的中药香囊。这些药物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芳香化湿、开窍醒神、辟秽驱虫等功效。据了解,在端午节前后,三溪堂国药馆将免费向市民派送1万份中药香囊。
解毒杀虫,饮雄黄酒需听从医生指导
雄黄酒,顾名思义,就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成的药酒。雄黄是传统中药,古代虽在端午节前后使用较为频繁,但毒性很大。中医认为它性温,味微辛,有毒,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的功效。
“无论是外用雄黄酒治疗蛇虫咬伤和恶疮,还是内服微量雄黄治疗癌症和白血病,都必须严格听从医生指导。尤其是饮用雄黄酒,如果不当极有可能中毒。”一位老中医提醒,端午节市民还是少饮或不饮雄黄酒为妙。至于用雄黄酒喷洒于房屋内外进行消毒杀菌防虫,倒是可以一试。
“这些传统习俗既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精髓,也是养生方法。但传统也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加以选择和继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此外,值得提醒的是,虽然艾叶和香囊具有驱虫防病之功,但并不是灵丹妙药。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合理膳食,才是关键所在。”养生专家朱福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