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由薇姿、理肤泉、修丽可、一诺美组成的活性健康品牌让欧莱雅公司占据药妆市场制高点,然而2011年度欧莱雅公司财报显示,这一部分销售增长只有2.6%,远低于高档化妆品部的增长水平,甚至低于表现一般的大众化妆品部。
遭遇同样“尴尬”的还有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旗下百年药妆品牌优色林,虽然已经进入各大连锁药店、屈臣氏、万宁等渠道,然而始终表现平平,雅漾、依云品牌也长期受困于私货及网络渠道的冲击,无法形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虽然资生堂旗下药妆品牌D-Q蒂珂、佳丽宝旗下的FREEPLUS芙丽芳丝品牌在屈臣氏和药房渠道中表现稳定,但市场影响力远远不及公司主力品牌。
药妆发力,这是从化妆品企业到渠道持续近十年的战略目标,但是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遇到无形的阻碍,究竟是产品定位不清晰,还是渠道经营模式偏离?在看似前景广阔的未来,突破各种瓶颈将是药妆真正发力的首要问题。
药妆发展趋缓 企业寻求创新
欧莱雅公司近期公布的2011财年销售统计报告显示,以薇姿、理肤泉、修丽可、一诺美为主导的活性健康部销售同比增长2.6%,远低于高档化妆品增长6.5%的水平,只比The body shop的1.7%增幅略好。这一数据引起了市场对药妆概念开始走下坡路的猜测。
“最新公布的活性健康部销售数据是指全球报表的数据,从全球来看增长速度确实不是很快,主要是药妆产品在欧洲、美国已经相当发达,增幅有限。”欧莱雅中国CEO贝瀚青表示,药妆产品在中国市场发展依旧良好,公司会保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贝瀚青认为,中国有肤质问题的消费者中,过敏性问题所占比重超过25%,因此药妆护肤品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这也是薇姿、理肤泉两大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薇姿品牌推出了针对解决敏感肌肤问题的网络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消费者获得薇姿产品信息以后,可以到专柜与销售顾问面对面交流和试用产品,也可以点击鼠标直接购买商品。
目前,修丽可和一诺美品牌刚刚在中国市场推广,市场份额还很小,公司也表示不可能在短期内推出很多产品,开发很多销售渠道,欧莱雅公司需要在学习中总结经验。尽管如此,欧莱雅公司已经为这两个品牌的发展进行了创新研发和推广,例如一诺美就根据中国内服保养品市场迅速升温趋势,推出了口服养颜产品,其他新系列产品也将陆续引入中国市场。
由于进入中国时间较晚,加上药房、屈臣氏、万宁等网点覆盖率相对有限,德国拜尔斯道夫旗下主打医学抗衰老理念药妆品牌优色林因缺乏足够的品牌传播而导致知名度较低,市场表现叫好却难叫座;法国知名的抗敏感性药妆品牌雅漾、依云虽然在中国药房及屈臣氏渠道运作多年,市场认知度颇高,但是由于私货渠道和网络产品的低价冲击,以及单品较少,品牌市场价格体系混乱,无法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