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提前实现。但目前基本药物所涉及的基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仅750亿,随着医改的深化,基本药物制度有望向县级医院及村卫生室和诊所渗透,其市场规模总额近2000亿。中药制剂数量在各省基药目录比例约为30%左右,而在用药金额中中药用药比例更高,如湖北省采购金额前100种中,中成药制剂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近40%,河北达35%。从非基药品种结构性替代因素来说,中药基药放量逻辑依然成立。
掘金心脑血管中成药
创新中药领域关注创新中药在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应用。这些重大疾病由于机理复杂、病程较长、缺乏化学特效药,为多靶点作用的中成药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2009年心脑血管中成药医院采购金额占心脑血管用药的35.40%,显示出市场对中成药在心脑血管领域治疗优势的认可。目前我国年销售过1亿元中药有143个,其中心脑血管类年销量过1亿中药已有46个,其中不乏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步长脑心通等年销售额过10亿中药重磅品种。
在全球前20大治疗领域中,2010年心脑血管用药销售金额占18.9%。目前我国约有2.3亿人患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范畴,需要长期用药,中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起病、急性发作、病后调养”的特性,具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对应剂型,相对于化学药物较少的毒副作用,更适合心脑疾患长期治疗与调养。
脑血管用药和心血管用药是最大的两个子领域,分别占40.33%和57.59%,从剂型的角度来看,由于功效明显、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高,注射剂定价能力强,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主要由药品行政保护、专利保护、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原产地保护和5部分构成,它保证了中药的独家品种享有和化学专利药类似的市场独占权。
中药注射剂迎来机会
中药注射剂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特别是静脉注射,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并且因注射剂不经胃肠道,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2006-2010医院用药中注射剂占比都保持在60%以上,并且所占份额逐步提升。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录8个中药注射剂,能够进入目录,表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国家级专家的认可。
为了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可控,中药注射剂的技术壁垒也越来越高,由于成本、技术、疗效和政策壁垒等原因,注射剂的定价普遍高于同组方的口服剂型,中药注射剂的独家品种价格的维护能力最强。中药注射剂2010年销售规模超过400亿,占中药行业销售规模20%,在医院市场中,中药注射剂采购金额占中药采购金额的50%。中药注射剂高成长的核心逻辑是其安全性、有效性逐步得到医患认可,中药注射剂已经成为中药行业增长最强大的引擎。
医疗服务:关注民营专科医院前景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新医改逐步推进,我国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提高,2010年总覆盖人口约12.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4.65%。人口持续增长、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消费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等内生性驱动力推动我国医疗市场持续增长。
在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2009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数量分别占72%和28%,而在各类医院中,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数量分别占78%和22%。目前,我国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均不断提高,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成为引发“看病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逐步推进,伴随药品加成逐步取消,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将有望提高,医疗服务行业将有望持续健康发展,而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既有助于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同时也给民营医院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政策支持助推民营医院发展,持续扩容的医疗消费市场以及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为民营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0年,全国共有民营医院7068家,约占医院总数量的34%,民营医院机构数量和其所拥有的床位、卫生人员等医疗资源数量同比增长均在12%以上,远高于同期公立医院增速。在各类专科医院中,无论是在机构数量还是所拥有的床位、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等方面,其增速均超过综合医院,是医疗资源供给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持续扩容的医疗消费市场以及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现状,为民营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立医院改革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相关政策为民营医院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04-2010年,民营综合医院和民营专科医院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均在18%左右,而在专科医院中民营医院已占据半壁江山。在专科领域,优质民营医院凭借其自身优势,做深、做细、做精细分市场,并向区域外发展形成连锁医院集团,树立品牌,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美容、耳鼻喉、眼科、口腔等适合民营医院发展领域利润率相对较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