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加剧背景下,坚持走多元化道路成连锁药店发展趋势
从2011年7月31日起,成都市1013家医保定点机构、3427家定点零售药店内,不再允许摆放、销售日用品、主副食品等非药品的商品(简称“禁售令”),违规者将取消其定点资格。4个月过去了,成都药店如今怎样?
本报记者 刘川实习记者 李占庄 /文本报记者 桑清/图
一店两证
成都药店纷纷“变脸”
12月8日,成都市民刘礼晟经过蜀都大道红星路口时,发现之前一直在装修的九鼎药房已悄然 “变脸”,400多平方米的药店隔断为两部分,一部分仍在正常营业;另一部分已换上以色列知名连锁药妆店 “舒普玛”的标牌,出售日化、药妆以及进口食品等。
“我们现在是一店两个经营许可证,中间隔断,”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的韩祥文坦言,“变脸”后的收益不错,“药店我们没丢,又开辟了新的领域,销售额比以前至少要翻两番。”
德仁堂总府路店,正门右侧摆放着报纸、地图、杂志销售架以及化妆品、护肤品专柜,左侧则是保健品专区。“目前我们已有12家药房尝试放弃医保定点药店的资格,继续走多元化道路,”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康禄说,“一开始,销售业绩肯定会下滑,但过了两个多月已经和以前基本持平。”
不仅如此,德仁堂还在药膳“御膳宫”上做起了文章。重庆和平药店主打万和中医馆……专业药店、特色店、健康概念型药店等创新业态不断涌现。
竞争过度
成都药店密度为2616人/店
除了“禁售令”,对连锁药店的影响,还有租金和用工成本等上涨的不利因素。“以100平方米的药店来说,月租金每平方米现在涨到200多元,加上员工工资、税费、水电费等各项成本都在涨,药店毛利润只有20%左右,纯利润更微乎其微。”邹康禄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药店多元化尝试受挫,药店需要检讨此前业内本身行为不规范、套取医保资金销售非药品屡禁不止等行为。但对药店行业更具杀伤力的,在于在新医改中没有明确的定位,药店被“边缘化”了。
中康资讯副总经理李俊国表示,在江苏等省试行的“门诊统筹”等医改政策提高了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对药店顾客有明显的分流。受医保新政冲击,大城市药店整体销售额增幅普遍低于10%,是近10年来的最低。
另一方面,整个药品零售业界竞争过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成都共有零售药店5369家,药店密度2616人/店,高于全国3357人/店的平均水平,但零售终端集中度仍比较低。
以药为本
药店经营多元化是趋势
对于未来,近期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药品零售企业区域高管沙龙上,川渝地区连锁药店各大掌门人并不乐观。
“首先是竞争更为激烈,药店总数突破40万家。”李俊国说。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百强连锁药店的集中度近几年不升反降,至今尚不到40%,离商务部“十二五”规划的集中度提高到2/3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业内人士看来,成本高涨与医保新政的夹击,使得药店利润进一步下滑,有可能导致大连锁放慢扩张步伐。
“医保定点药店的便利性与补充功能,使其暂时不会被替代。”李俊国表示,社会药店的数量与分布远远超过基层医疗机构,方便群众购药,又能减轻医疗机构的压力。
重庆万合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汉辉表示,从日本、美国等国家来看,多元化依然是未来药店发展的趋势,“但不能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要以药为根基,消费者的需求是核心,在专业化、上游资源、人才支撑和门店选择上做足文章。”
邹康禄表示,未来3年内药店还是比较艰难,但也无需过多悲观。“多元化的药店还是要做的,与万宁、屈臣氏等相区分,唯有做出差异化,才能打动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