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妆品资讯:
面对国外大品牌民族化妆品该如何突围
来源:-  虎网医药-药妆频道  浏览:413   更新时间:2011/11/3 0:00:00
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化妆品工业销售额达1400多亿元,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但这个庞大的市场,似乎与大多数民族企业无缘。

  以刚刚被收购的丁家宜为例,丁家宜的产品涉及洗面奶、防晒霜、面膜等多个领域,品类比较分散,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很难站得住脚;尤其是现在很多日化企业做大后,面对外资的竞争,都变得很难做下去。

  面对洋品牌的日益紧逼,民族品牌难道只有步步后退,甚至从市场上消失的命运?

  “从整体上来看,洋品牌确实来势汹汹,也的确对不少民族品牌造成了巨大影响。”广州市华侬华化妆品公司负责人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品牌就可以无所作为。“在中国做企业,很多领域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专注。”

  但有所作为又谈何容易!

  “从一开始,公司就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研发领域,刚开始做得确实很辛苦。”据相关人员介绍,每年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销售额的6%-8%,而一般界定高科技企业的标准之一就是研发费用占销售的比例不低于3%。

  上药公司有关负责人则透露,中国民族化妆品企业实际上有着外资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比如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深透了解,对国人消费习惯的熟稔等等。

  如今,长生鸟正与上药、同仁堂这些有着丰厚底蕴的民族特色品牌一起,毅然举起民族品牌这面大旗,直面洋品牌的进入。

  “洋品牌在中国开拓市场,基本上是靠广告砸出市场空间。国内一些化妆品企业没有掌握这个规则,也用广告的方式与洋品牌硬碰硬。所以,一碰就死。”同仁堂负责人表示,民族品牌更懂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在洋品牌面前不能自乱阵脚,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找到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方能在洋品牌的挤压中实现突围。

  上药和同仁堂,则凭着强大的资本,在地面上直接与洋品牌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生鸟则借助电子商务(占其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不仅在珍珠粉化妆品行业稳居国内市场,而且还相继成功进入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并率先出口欧洲。

  “民族品牌实际上有着自己强大的优势,关键是看我们自己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勇敢地参与竞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