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妆品资讯:
昆明市消协调研发现:多数化妆品销售店证照不全
来源:-  虎网医药-药妆频道  浏览:462   更新时间:2011/9/30 0:00:00

近期,昆明市消费者协会开展了化妆品市场调查,发现美容市场“鱼龙混杂”,误导消费和价格虚高现象严重。

市消协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除较大的超市和专营店外,大多数化妆品经营单位不能提供合法的经营证照,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商场不能提供合法的进货票据及供货方资质证明,给产品质量追溯带来较大困难。

同时,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知识,对产品的特性、适宜人群不甚了解,难以给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指导。而消费者对当前美容服务和化妆品的满意率普遍较低。

宣传中,很多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无限夸大化妆品效用,一些化妆品广告还对消费者产生明显的误导。一些美容院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随意承诺美容功效。消费者普遍认为产品效果与广告的宣传差之甚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专柜每销售出1件化妆品都可以提成,所以产品不可能按照原价出售,一般会把价格抬得很高。美容院价格比外面还要贵出两、三倍。虚高的价格多数还与实际效用不符,有些美容院在为消费者提供美容服务时,宣传使用的产品和实际使用的不一致;还有些美容院以义务或免费服务试用化妆品美容为诱饵,高价收取材料费,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小西门、南屏街等地,有部分小贩以十分低廉价格出售玉兰油、资生堂、SKⅡ等名牌化妆产品,不仅无法提供进货凭证,连包装都不太完整,但还是有许多消费者贪图便宜购买这些产品。从外地来昆打工的小龚就因使用了这些产品后出现皮肤发炎的问题。但由于消费者对化妆品真假、伪劣辨别能力较弱,又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 因此大多消费者都不太“计较”。

消协调查结果还表明,大部分被访者不清楚如何从外包装上辨别原装进口化妆品的真假,也不知道“育发、染发、脱毛、祛斑、防晒、除臭、脱毛”等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外包装上需标示“特妆准字文号”。(记者郭曼)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