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资生堂携其在日本的针对干燥肌肤问题的药妆品牌——菲璐泽FERZEA首次进入中国,该品牌价位集中于100~150元间。当时,资生堂高调地向媒体表示,菲璐泽将通过其代理商法玛林珂公司在中国药妆店渠道进行销售,并宣称将在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南京等7大城市共550家销售点出售。高调的开场之后却是菲璐泽的杳无音讯,目前已经很难查找到菲璐泽的公开信息。资生堂就像是在药妆市场扔了块石头,却未激起任何浪花。相比之下,欧莱雅集团旗下的薇姿自1998年推向中国市场以来,2008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5亿。
不甘心的资生堂4年后卷土重来,这次它带来的是全新的药妆品牌DQ蒂珂,并宣称此品牌将通过药房渠道最先在中国市场投放。值得注意的是,资生堂总裁前田新造对媒体表示,“在持续百货店和专卖店事业的同时,资生堂将把新的药房渠道作为中国事业的第三大支柱。”与此同时,DQ蒂珂将被看作是未来三年资生堂事业发展的关键。资生堂为什么会对一个刚刚落地的药妆新品牌寄予如此大的希望?而新生的DQ蒂珂又拿什么去与已在中国药妆市场扎根了12年的薇姿争锋?
药妆是正道
为什么资生堂在药妆市场推出一个全新品牌?首先,中国药妆市场最近5年的成长性极强,专家预测到2011年,中国药妆市场的市场份额将由现在的20%增长到40%,市场总额高达480亿元。现今的药妆市场正如1998年的化妆品市场一般,1998年中国城镇女性年人均购买化妆品的比例为23.6%,而今已接近100%。就像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镰田正志所言,“1998年时我们也没想到中国化妆品市场成长速度如此之快。如果现在不进入药妆市场,待到十年后药妆市场已然形成寡头垄断竞争之势,资生堂就只能扼腕叹息。”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护肤品的销售渠道首先是超市,其次是药房,而后才是百货商店;相比之下,中国护肤品的销售渠道依次是百货商店、超市、专业店。前田新造表示:“在日本,药房销售占整体化妆品销售规模的25%左右,而欧美国家的比例更高。”
其次,药妆市场远未进入垄断竞争阶段。虽然从1998年薇姿把“药妆”概念引入中国以来已过去10多年,但至今该市场仍未形成初级产业规模。目前占有市场60%份额的是三大国际药妆品牌,薇姿、理肤泉和雅漾,而国内也有诸多企业叫嚣着进入药妆市场,但有所战绩的颇少,其所进入领域都是非常细分的功能性领域,如:上海家化(33.50,0.03,0.09%)仅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地推出一款售价88元的保湿乳产品,而不是像国际药妆品牌涵盖了护肤品中的所有品类:护肤水、护肤乳、护肤霜、洁面膏、隔离防护乳、角质调理凝露、消痘精华液、毛孔精致精华露、美白面膜和紧致眼霜等。目前这一市场还远非充分竞争,这一市场呼唤更多成熟市场参与者,来做大药妆市场。而携巨大资本实力,以及上百年的产品生产和品牌运作经验的资生堂正可以扮演好这一角色,与此同时分享市场利润。
根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地区的人均年收入在3000美元时,是量贩超市的进入期;到了6000美元时,就是便利商店的进入期;至于药妆店的进入时期,大约是12000美元;而人均GDP为15000美元时,就到了药妆市场的蓬勃发展时期。不少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将是中国药妆市场的成熟期,资生堂2010年推出全新药妆品牌与此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