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挤水:报价38元砍到1角3分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4月0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广州消息:广东省卫生厅昨通报“阳光采购”第三轮面对面谈判会情况:1339个药品品规中,绝大多数新药都是“变脸药”,真正的新药才35个。某些新药滥用不该用的技术,故意抬高价格,有的变脸新药配方离奇,让医生没法下医嘱。药品虚高报价,离奇报价,报价几十元的药,能砍到几角钱。 变脸“新药”滥用泡腾 针对议价品种中无限价的1339个药品品规,专家组分析说,其中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新药只有35个,其他绝大多数是所谓的新品种、新规格、新剂型和新包装,也就是改剂型、改组方、改规格、改包装的所谓“新药”(变脸药),这些所谓“新药”均未在广东市场销售过。 某些新药滥用不该用的技术。如泡腾片,是一种新技术,适用能完全溶解的药物,如维生素C。有的厂家把板蓝根也做成泡腾片。板蓝根不可能完全溶解,中药不需要泡腾。 七成“新药”虚高报价 专家组介绍说,在这些“新药”中,七成以上为虚高报价,属于离奇报价就有几十个,报价比实际价格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某厂家生产的肺宁丸,每丸0.2克,厂商报价38.68元,谈判后砍到0.13元。某企业生产的慈航胶囊,企业每粒报价31.3元,经面对面谈判后,企业最后每粒报价0.63元入围,降价率为97.99%;某企业生产的痛舒片,企业每片报价35.68元,经面对面谈判后,企业调整为每片0.75元,经专家投票后入围,降价率为97.90%;有一个10毫升的止咳药,报价120元,最后降到6.5元。“短短几分钟谈判,就能让老百姓受益几十元。”专家组一位成员说。 对于价格奇高、又不肯降价的药,专家组当场就否决了一批。 (广州日报供稿) 药厂报价几大“怪” ■故意做成多种规格 药品阳光招标采购中,某药厂的一个洗剂,故意做成30、50、100、150毫升,一个瓶子多了20毫升药水,报价翻倍地往上涨。 ■厂家代表一问三不知 “在专家、药商面对面谈判中,有的厂家代表一问三不知,有时哑口无言。”一个谈判专家说。被问急了,一个厂家代表说:“我是个中学语文老师,他们认为我能说,请我过来,关于药,我什么都不知道。” ■0.45克药用料达几斤 中成药厂家虚报原料,抬高价格。有一个2毫升的注射液,厂家乱写用料,夸大数字,“这么多原材料,足以生产几千支2毫升的注射液了。”谈判专家说。 还有一个胶囊,每粒0.45克,由丹参等几味药组成,每味药都用到了一斤以上。“这不是笑话吗?”专家组成员说。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