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3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据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数据,近几年来我国各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因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多达250万人。全国政协委员石炳毅提交提案,建议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石炳毅告诉记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和欧洲、南美等地区的17个国家发现了1万多名海豹肢畸形的婴儿,经调查发现是由于孕妇怀孕期间服用了用于治疗妊娠呕吐的“反应停”。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使人们认识到即使一个被正式批准上市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会产生意外的有害反应。因此药品上市后,还应加强监测。“反应停”事件后,各国政府开始建立本国的ADR报告和监测制度。   住院病人ADR发生率10%~20%   国际有关文献表明,目前住院病人的ADR发生率一般为10%~20%,住院病人因ADR死亡的比率为0.24%~2.9%,因ADR而住院的病人约为0.3%~5.0%。而我国的情况可能更严重,原因是医疗机构对ADR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广大医务工作者对ADR存在一定的误区。   石炳毅说,真正的药品安全监测工作是从新药上市后才开始的。界定ADR发生的前提条件一是药品必须是合格的;二是药品使用必须正确。就是说ADR发生时,药品生产企业、医生、药师和患者各方都应该是没有过错的。   应建立ADR监测数据库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ADR监测工作方面相对滞后。石炳毅建议,各医疗机构必须成立ADR监测委员会或者领导小组;对医生、药师、护士进行教育和培训,由专职人员负责ADR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广泛收集、整理ADR信息,建立医疗机构自己的ADR监测数据库;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信息工作,使之成为医院的药物信息中心。   此外,根据医院应用药品的状况,制定医院《重点监测药物目录》;积极开展药师的临床工作,把ADR监测工作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相结合,为患者建立药历,监测患者用药的全过程。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