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惊现“降价死”怪圈 七成降价药买不到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2月1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上海消息 年末岁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时发现,表上70%的药品已无人生产,这些药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   根据这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天天好大药房发现,老百姓需要的都是些“老药品”,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酵母片等,大多数是政府明令降价的药品或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于是,药房决定成立一个“老药柜台”,满足市民希望购买普通药的愿望。不料,药房在采购时发现,70%的“老药”特别是降价药早已没了货源,连阿莫西林等常用抗菌素都进不到货,“老药柜台”一问世就处于难以维系的窘境。   天天好大药房的遭遇凸显了当前我国药品“降价死”的怪现象。对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赵博文说,从1997年开始,政府对药品的降价次数多达19次,降价金额近400亿元,尽管如此,老百姓还是没有得到多少实惠。   因为不论哪种药,只要一宣布降价,不久就会在市场上消失。并且,随着降价药的消失,一夜之间会出现很多成分和疗效基本相同的“新药”,药品降价也就变成了涨价!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陈飞虎教授指出,药品价格越低越卖不出去,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于药品的消费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由于有回扣和利润的诱惑,医生往往会开那些利润高的药品,这导致代理商和医疗机构习惯于不进降价药和低价药,药品生产企业也只好停产降价药和低价药。   因此,单纯的行政降价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办法,不解决垄断经营问题和新药审批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药品“降价死”现象。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