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扩容将带动药物创新良性循环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2月0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日前获悉,继2005年底将18个由本地企业的创新药列入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范围之后,今年上海将在两年一次的医保目录调整中纳入更多的创新药物,尤其是生物药。    医保带动创新的良性循环    参与上海医保这项政策制定的部门包括上海市医保局、市科委、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卫生局、市药监局等多家部门,旨在扶持本土制药企业的自主创新,以及让广大的参保患者用上能够报销的新药。    这一举措开始于两年前:2005年底上海首次将18个由本地企业的创新药物列入了医保目录,品种包括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益赛普”和治疗冠心病的“丹参多酚酸盐”等。    业内人士认为,创新药物得到医保的承认,意味着能够较顺利进入政府采购,直接带给企业的是销售量的上升,继而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推动其持续的研发投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由上海市细胞工程和抗体中心主任郭亚军带领研发、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产业化、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益赛普”就体现了这种良性循环。 作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益赛普”历经8年研究,于2005年底上市,恰好赶上了上海市医保目录扩容,进入了医保范围。中信国健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市第一年,“益赛普”的销售额达6000万元,这其中以“医保报销”形式实施的政府采购功不可没。由于前期研发投入得到了良好回报,去年中信国健药业又投入近千万元用于“益赛普”的二次研发,今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益赛普”两项新的适应症——对抗银屑病和强直性脊柱炎。    据悉,目前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正在对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的政策影响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今年,上海将进一步落实国家“60条”和上海“36条”配套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和首购力度,承认创新药物的高投入、高科技含量及合理价格回报,促进制药企业的自主创新与滚动发展。    国家医保将继续鼓励创新    “我们的一个一类新药研发花了四千多万元资金和十年的时间,现在出来了,又不是OTC、又不进医保,该如何销售?现在新药推广多难啊!所以国家要支持创新药物,一类新药应当无条件入医保。”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曾经跟记者这样反映。 在与国内大型制药企业的接触中,不时会听到“新药进不了医保”的怨言。    事实上,自2000年颁布以来,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品种目前仍较多停留在低保障位置,多数是老药,新药极少。但是,近年来国家也开始了“以医保鼓励企业创新”的思路。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遴选原则中,第三条就是“鼓励和支持医药科技进步的原则,经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好,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新药尽量纳入。”根据这一原则和企业的反映,2004年5月,国家社会保障部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进行扩容,纳入了一批创新药物。    据悉,全国医保目录将在今年或者明年再进行扩容,届时将有更多的由国内企业研发的创新药物进入医保药品范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企业花血本研发出的新药,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的承认与扶持。在产业创新低迷的境况下,这种医保带动创新的思路无疑给创新型企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创新药物进医保得到的益处将非常有限,不一定就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告诉记者:“进入医保目录意味着同时也纳入了价格政府管制的范畴,而国家发改委的行政降价是一轮又一轮,并且还将持续下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