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欧洲维B绷紧“神经”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2月0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瞄准了营养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进而维生素原料的市场容量也在同步扩大。但随着来自亚洲生产厂家的竞争日趋激烈,欧洲本来就已饱和的维生素B市场感到不小的压力    Frost & Sullivan公司在战略性分析报告《欧洲维生素B市场》中指出:2005年,欧洲维生素B市场规模达到4.15亿欧元,预计到2012年将增长到9.01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1.7%。    实实在在的商业机会    Frost & Sullivan公司行业分析师表示,推动维生素B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消费者自我药疗意识的日益加深。    近年来,全球医疗成本普遍居高不下,欧洲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削减对医疗费用的补偿额度。于是,人们为了规避大笔支出治疗费用的情况而有意识地加强了自我保健,从而推动了营养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市场规模。    不过,这一市场的前景并非一路被看好,这是因为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上涨正在推动维生素B价格的上涨,从而抑制了市场的增长潜力。 比如帝斯曼公司、龙沙公司、美国Reilly Industries公司都在2006年上调了维生素B的价格,尤其是烟碱酸(维生素B3)的价格。用来生产维生素B3的主要原材料是从石化产品中提炼出来的,石油价格在2006年的居高不下已经影响了维生素B3产业链诸多环节的成本控制。    对欧洲生产商的忠告    据报道,目前欧洲本土只有不到15家公司活跃于维生素B市场,而其中只有帝斯曼公司和巴斯夫公司能够为食品饮料、膳食补充剂、动物饲料、药物和个人保健品等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提供各类维生素B。但随着来自亚洲生产厂家的竞争日趋激烈,欧洲本来就已经饱和的维生素B市场更是感受到了紧张的压力。    亚洲厂家(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由于得益于便宜的劳动力成本、有利的外汇汇率以及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因此,它们生产的价格低廉的产品正在对欧洲同行造成威胁。    Frost & Sullivan公司的报告对此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一,既然无法战胜对方,欧洲厂家就应该采取顺势而为的做法。比如与亚洲厂家进行合作不失为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的有效手段。帝斯曼公司就已经在采取这种行动,它已在中国与维生素生产厂家建立了合资企业,并在2005年年底宣布了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研发中心,为公司在该地区的营养产品部门提供生产资源。 第二,在产品的多元化上下功夫,而不要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某个细分市场上。生产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领域,是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的一种有效办法。    第三,欧洲生产厂家应该着眼于开发新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为技术上的进步才能使欧洲厂家能够在全球维生素B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