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不够”遏制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1月1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日前在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国际生物制药研讨会”上,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教授陈志南指出,创新不够、投入不够资源积累不够、技术平台不够,四个缺陷造成了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瓶颈。   首先是原始创新性不足。陈志南说:“我国的生物制药领域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前几年只有5%左右。”他认为,当前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迫切需要创新,走自主知识产权之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生物药物,在关键的工程细胞载体、基因工程技术、靶点等方面有所突破。   其次是经费投入不足。陈志南分析说:“我国目前对这个产业的风险投资不足。国外生物制药产业在研发的阶段就有很多公司介入,而我国只有在拿到临床批件后公司才介入,缺乏风险投资机制。”   同时,资源积累仍然欠缺、关键技术平台规模不够都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此,陈志南强调要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重视医药产品初级阶段的合作,搭建技术设备平台,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资料显示,生物技术是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球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国际水平的生物制药企业已呈规模效应。与之相比,中国的生物制药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规模,国内目前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制药公司只有寥寥几家。而在生物制药尖端领域——基因工程方面,国内真正在做的企业仅仅几十家。   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等。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