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家表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鼠疫再现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1月1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将可能导致人类淋巴腺鼠疫病例大幅增加。美国的科学刊物PNAS刊登的最新研究报告说,导致鼠疫的细菌在经过和暖的春天和潮湿的夏天后,传播得更广泛。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是在中世纪导致2000多万人死亡的“黑死病”瘟疫的细菌。现时全球每年仍有多达3000起病例。个案出现在亚洲、非洲部分地区、美国和南美洲。一群国际科学家以哈萨克斯坦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说这疾病在当地的啮齿类动物(兔、鼠等动物)中很普遍。 奥斯陆大学的斯滕塞特教授是撰写这份报告的专家之一,他说中亚地区是鼠疫的疫源地,这种细菌最先在当地的大沙鼠身上出现。斯滕塞特说,大量的跳蚤充当传播媒介把细菌传开去。报告指出,跳蚤只须要在摄氏10度以上的环境便能活跃,和暖的春季使它们提早繁殖,接着潮湿炎热的夏季使他们的数目大量增加。 气候变暖使跳蚤数目上升,它们寄生在大沙鼠身上,结果增加了鼠疫杆菌的传播。研究显示,春季的温度仅上升摄氏一度便足以使这个病的流行程度增加59%。越多野生动物受感染,人类受感染的机会越高。 科学家研究了1949至1995年的沙鼠感染细菌的数目、跳蚤数量和气候情况得出这个结论。斯滕塞特教授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还发现,黑死病流行的1280至1350年期间、以及1855至1870年在亚洲出现的鼠疫的时间,气候均是持续温暖和潮湿的。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报告能帮助各国卫生部门采取措施,防止未来再出现鼠疫。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