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在困境中生存 关注优质企业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12月2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2006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相比去年同期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两方面:1、业绩下降。200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51%和47%,2006年上半年仅有24%和-23%。2、"增收不增利"。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58%,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3%。 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和上游原材料及部分稀有原料价格上涨。 上半年医药流通和生物制品的业绩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医药流通领域在过去的半年中通过行业整合,规模效益和盈利能力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生物制品行业中,企业参差不齐,虽然整体业绩下滑,但是一些出色的企业在业绩方面仍然实现了较大的增长。 经过上半年股价的上涨,多数医药上市公司的估值都已经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质和具有突出研发能力的医药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如同仁堂、广州药业、华兰生物等。鉴于医药行业在现阶段的特殊性,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OTC领域的龙头公司,如江中制药。此外,一些医药上市公司也值得关注,如拥有特殊资源的云南白药、通化东宝,估值被低估的金陵药业等。 预计第19次药品降价政策将在第四季度出台,"反商业贿赂"在短时期不会结束,同时原材料价格徘徊在高位的趋势也不会根本改变,我们认为困扰医药行业的不利因素在今年下半年仍将存在。给予整个医药行业短期"观望",长期"增持"的投资评级;在四个子行业中,给予中成药、生物制品和医药商业短期、长期均为"增持"的投资评级,给予化学药短期、长期均为"观望"的投资评级。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