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经典老药鱼肝油酸钠的“复活”尴尬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12月1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获悉,第21次药品调价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调价药品目录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公布。相对于此前20次药品降价来说,“廉价经典老药”因逼近退市边缘将可能享受特别照顾——有望提高售价。这在药品定价制度上是很鲜见的。   但是,即便有这样的特惠政策,要拯救命悬一线的廉价老药恐怕也难。   案例 鱼肝油酸钠的尴尬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这种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在停侥旰螅焙鸵揭┳业暮粲酰谌ツ曛匦旅媸小?nbsp;   然而“鱼肝油酸钠”恢复生产却面临重重困难。“价格其实不是根本问题,现在廉价老药的情况是有需求,但无市场。” 鱼肝油酸钠的生产企业上海华源长富药业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监冯会海也很无奈,“我们生产的鱼肝油酸钠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药品,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有很大的需求。”   冯会海介绍,目前鱼肝油酸钠的价格是60元/10支,其替代进口药物的价格超过560元/支。“医院的利润则是药品的销售价格加乘15%。医院卖一支鱼肝油酸钠只能赚1.5元,而卖进口药一支能赚85块钱。所以,有的医院为了利益会不进廉价药品,甚至进了也不用。这就造成了廉价老药生产出来后没有市场。”   让冯会海痛心的是,“鱼肝油酸钠的保质期只有2年,我们生产一次的药品几年也卖不完,看着药品堆在库房里,还有谁敢生产呀”。   悖论 过低定价或“致死”廉价药   而另一个让“廉价药”从市场上消失的原因就是定价过低。在11月中旬,上海市物价局和三大制药行业协会牵头上海42个由政府定价的廉价常用药品生产企业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报告,呼吁适当上调价格。   据了解,这42个品种的药品涉及近30个上海生产企业,药品都是目前医院中普遍使用且疗效比较突出的,很多还是治疗领域的首选药物。有企业的工作人员介绍,申请上调价格的这42种药品均作了严格的数据调查,包括原料成本,财务、销售等工厂成本、出厂价和零售价,结果显示,所有药品的成本价均大于出厂价,企业生产都是亏本生产。   北京市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戴浩森也表示,不排除发改委对廉价药的定价偏低。“发改委在药品定价前都做了调研工作,但由于中国药企太多,而且实力相差悬殊,所以药品定价时难免会有偏差,所以,很可能导致一些廉价药品定价过低,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定价部门能够及时调整药品价格。”   希望 药品调价将给予特惠   意识到了廉价药品的生存困境,现在很多企业、医药行业协会甚至政府部门都在努力挽救和保护廉价药品。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就了解到,发改委马上就要公布的第21次药品调价,其中将调整1300种药品的价格,涉及心脑血管、耳鼻喉类等用药。   此次调价中,除了坚持“把药品价格将下来”的原则外,国家发改委还会充分考虑到廉价老药的情况,在定价上给予一定的上涨。(来源:北京商报)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