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表示,2017年要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及药品供应商震动颇大。
此前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顺加作价”,即在购进价格基础上加成不超过15%销售给患者,改革后医院将以购进价格销售药品,不得再赚取价差,俗称“零差率”。
医院普遍担心,零差率会降低医院收入,媒体曾多次报道各地试点面临“政策性亏损”。如2016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在“中国医院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上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每年收入减少2亿,不得不削减5000万设备采购预算。
不过,北京试点朝阳医院的收入却没有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取消药品加成结合其他政策组合,收入并不一定下降,收益还可能增加。
质疑湘雅医院减收2亿元
取消药品加成后,政策组合以“721”和“811”为主,即取消药品加成引起的医院减收,70%/80%靠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弥补、20%/10%靠增加财政投入弥补、10%靠医院改善管理降耗消化。
如广东全省共153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采取“811”模式。广东省卫计委党组书记骆文智向媒体介绍,“取消以药养医后,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10%由各级财政补助,10%由医院自行消化。”
湘雅医院也采用“811”原则。医药价格调整方案一是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二是降低医用耗材加成;三是大幅度降低CT等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项目价格;四是提高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等部分医疗服务价格。
但孙虹称,湘雅医院2016年一季度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增加的收入仅能补偿到下降收入的50.78%,随后调整了少数医疗服务价格,1-8月达到53%,但仍然远未达到政策规定的80%。
又因湘雅医院为国家卫计委直属,不属于湖南地方政府10%的财政补偿预算管理单位。孙虹表示,“中央政府也未给补偿。”
不过,针对“湘雅医院减少2亿元收入”的说法,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王宏志表示:“不太可能。”他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医院药品加成率为15%(以采购价计),倒扣为13%(以零售价计),取消药品加成采取811或721。
取消加成后,医院减收为原来药品加成收入的10%,假设药占比为50%,则减收=原药品收入 13% 10%=0.013 原药品收入=0.0065 原医疗业务收入。
按照2亿元减收,湘雅医院原医疗业务收入应该是:2亿元=0.0065 原医疗业务收入,则原医疗业务收入为308亿元。
“这收入高得太离谱了!”王宏志直言。
假如政府承诺的财政补助没有到位(按811计),湘雅减少2亿元,则原医疗业务收入=154亿元,“这也离谱!”
假如政府承诺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也完全没有执行,则减收=原药品收入 13%=原医疗业务收入 6.5%,则原医疗业务收入为31亿元。
王宏志认为:“这个收入水平可接受,但湖南可能既不增加财政投入,又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吗?希望湘雅医院院长能做出解释。”
收益可能不降反升
对于医院减收的顾虑,王宏志认为,其中存在误解和偏差,零加成后医院收益还会升高。
而此前,医院减收顾虑严重,又担心服务价调整不到位,并忧虑财政补偿不足,零差率政策争议重重。
2017年零加成实施后,医院将面临何种情形?王宏志提出应推进“腾笼换鸟”式改革,即在“取消药品加成”基础上,同时降低药品成本、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薪酬制度等综合改革。
据王宏志称,其所在公司接受财政部委托,完成了政策的经济性分析报告,“腾笼换鸟”兼顾了医学伦理及价值规律。研究报告对华南某市21家公立医院的财务数据分析得出,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71.80%和11.18%,说明“医院卖药在经济上不划算,如果降低药品成本、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可以做到保持医院收入不变,而收益倍增。”分析还发现,改革前医院的边际收益率为51.93%,如采用腾笼换鸟方式,医院边际收益率提高18.07%。
因此报告认为,腾笼换鸟式改革可在不增加患者负担前提下,较大幅度提高医院收益、促进药品价格回归正常、促进药品合理使用,既符合价值规律,又符合医学伦理和公益原则。
另外,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方面,坚持取消加成政策基础上,应暂缓执行“医保支付标准”政策,不再提倡“破除逐利机制”,允许医院通过节约成本适度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