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3月21日讯 未来总规模将逾8万亿的健康服务业,引来各路资本抢滩布局移动医疗。
一周前,美国一家名为CastlightHealth的移动医疗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日该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达1.5倍。事实上,这家公司过去三年亏损持续扩大,2013年亏损更是达到6220万美元,约为2011年亏损额的三倍。
CastlightHealth上市激起了移动医疗业涌动的热情。对于中国的移动医疗产业界来说,尽管前方还有诸多技术上的未知和政策上的变数,但春天的脚步声已隐约可闻。
物联网医学应时而起
排队3个钟头,看病却只有3分钟,这是不少中国患者在医院特别是知名大医院看病时必须经历的煎熬与郁闷。
“我和我的两名助手一个上午要看80个病人,一个病人才两三分钟;很多人还排不上号,要花数百上千元从黄牛手上买号。”对于当前社会上普遍的看病难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有切身感受。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稍微有点名气的医生每天要看50个病人,怎么容易?开药多、检查多,怎么会便宜?排队3个钟头,看病3分钟,医患关系怎么可能改善?”
“另一方面,还有不少人由于抢救不及时而英年早逝,著名歌星邓丽君因哮喘病突发去世,当时只有42岁,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去世,当时只有59岁;如果当时有物联网医学,会改变这种状态。”白春学强调。
此外,中国还有较高的心肺疾病患病率,有3000万哮喘患者、2000万睡眠呼吸暂停患者、6500万慢性心脏疾病患者,每年死于慢性病的有128万人,相当于每分钟死亡超过两个人。
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医院,则增加医疗成本,知名医院永远患者云集;增加医生数量也不能每时每刻呵护患者。
在白春学看来,传统的“到医院看病、门诊随访”的医疗模式不但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资源的需求,而且无法有效地做到对重要器官疾病的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和避免突然死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将现有的“病发后到医院”的被动治疗模式改为“及早预警和及早主动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
目前,随着现代IT技术、无限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已经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平台。
“综合运用云计算、无线传感器及相关软件的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检测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实时抢救与治疗,对海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精细、动态和智慧地管理疾病预警、早起诊断和监护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健康水平,以及用于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白春学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与常规的医学模式相比,物联网医学模式具有全时空移动效果,防病简便易行,自我诊断比较容易,而且诊断地点不限于医院,可以在家庭甚至移动诊断。在管理上,还可以全时空地进行病情监测、调整方案、调整药物。门诊就诊系数和病情急性加重情况比常规模式要少,社会效益要超过常规模式。
移动医疗时代来临
对于社会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疗健康界为之振奋。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意见提出了八大主要任务,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即为其中之一。
具体而言,就是要制定相关信息的数据标准,加强医院、医疗保障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和网络设施,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发展远程医疗,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而国家卫计委确定的2014年医改八大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金人工程,加强国家综合管理平台和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50%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加强面向基层、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在这些方面,位于国家卫计委办公大楼对面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走在全国前列。不久前,该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被聘任为刚刚成立的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医疗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
在刘帆看来,医院正面临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他对证券时报记者称,这些挑战隐含了潜在的契机,即利用互联网用户产生的大数据,弥补专业术语与大众语言的鸿沟,在用户意图理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建立用户模型,为VIP用户量身定做APP,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健康预测与预警。
目前,不少医院已经行动起来了,相比较而言,大医院、知名医院的推进会更困难一些,毕竟包袱更重。不过,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相对滞后的北京协和医院,正在了解跟踪移动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创业软件董事长葛航对证券时报记者说,移动医疗的机遇在于,信息化成为健康管理的基础,物联网与人体局域网进入家庭,移动互联网颠覆民用市场格局。但他也提醒,中国发展移动医疗还面临挑战,家庭监护及体育和健身市场主要在北美和欧洲,移动健康成本降低需要医疗结构性变化,整个医疗保障行业范围内的合作还不健全,早期试验以外的大规模部署比较缺乏
赛富投资基金执行董事蔡翔则认为,目前中国的移动医疗类似于2002年的电子商务,估计还有3~5年的探索期。
活法儿网创始人章坚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目前移动医疗健康行业还没有到爆发点,只有打通执行环节才可能迎来行业井喷,其重要参考是“支付宝”对于电子商务的作用。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英特尔中国区投资总监吴蓉晖对证券时报记者称,移动医疗在国内刚刚开始,商业模式需要探索,付费用户需要培养,未来市场潜力最大的是软件硬件相结合的远程监测和远程数据采集,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
熙康阿尔卑斯总经理窦元珠则认为,移动医疗和可穿戴设备的本质是追求实时性、便利性、非拘束性、脱手性,只要能实现上述目的,就不应该局限戴在手腕或架在鼻梁上。除了腕表和眼镜,还可以有其他各式各样的随身设备,如富士胶片利用可溶微针结构开发的100um~2000um的针排,针是可溶性针,为安全性多糖材料,内含药物,无痛,可以像创可贴一样完成无痛注射。
而在一直从事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中兴合创投资总监刘明宇看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老幼、慢性病、运动人群会是移动医疗的三大服务群体,移动医疗设备必须具有的特质是操作傻瓜化、结果读数化、结论清晰化。
谁主产业沉浮
国内外不少知名
企业已经从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机并开始布局发力。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邹北骥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2012年中国移动与中南大学湘雅
医院合作成立了移动医疗实验室,以湘雅医院为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主要是电子病历共享;二是大数据获取,5年投资1亿元,为100个科室采集医疗大数据;三是构建
健康管理平台。
主要在新闻出版、新媒体、广电、印刷等领域扮演产业引领者角色的方正信息产业集团也在开辟新的业务领域,试图进军移动医疗。还有不少旨在解决看病难等问题的企业应运而生,并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其中以丁香园、春雨医生、大姨吗、杏树林等最为知名。
春雨医生CEO兼创始人张锐对春雨医生在产业链上的定位是:互联网上的全科医生、医疗行为入口、缓解医疗资源紧缺、调剂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做硬件但可为设备厂商提供接口。
在他看来,春雨医生是医患交流与交易平台,包括自诊、问诊和导诊,将帮助医生实现时间解放、动力解放、地理解放和智力解放。所谓“动力解放”,是指通过该平台帮助医生维护医患关系,吸引并经营自己的粉丝用户,进而将其转化为个人服务的消费者;所谓“地理解放”,是指春雨平台上超过80%的用户分布在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但通过春雨平台仍能享受北上广的优质医疗资源。
此前,春雨已经获得两轮共计1100万美元融资,另据证券时报记者最新了解,春雨的第三轮融资已经洽谈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有其他私募股权基金找春雨洽谈投资事宜。不过,在受到投资界追捧的同时,春雨也面临着“在线医生水平不高甚至越大越难做”的质疑。
在美国,微软、苹果、英特尔等IT行业巨头都在进军移动医疗。据英特尔中国区投资总监吴蓉晖介绍,英特尔此前在美国投资了一家可穿戴设备公司,不过目前该公司已经被收购并成为公司的一个部门。
此外,还有众多的小公司在介入该领域,并形成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其中,专注糖尿病管理平台的WellDoc有“潜力股”的资质;CardioNet主打医疗开销透明度工具,被誉为“高富帅”,因为去年进入美国保险体系,该公司股价从2012年的3美元涨到了去年的10美元多。
“现有企业都是在试错阶段,不成先驱便成先烈,借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收费模式的创新可能会产生行业领军企业。”对于国内外的移动医疗企业发展状况,中兴合创投资总监刘明宇对记者如是说。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天使投资联盟副秘书长陈辉则告诉记者,专利优于研发,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知识产权都应该成为移动医疗的核心战略,目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并购的主要目的。“未来移动医疗竞争格局将呈现微软、苹果、英特尔、索尼、惠普、IBM等大公司为主导的局面,这些公司正在做大量专利布局,可以说专利到哪里,这些公司的边疆就拓展到哪里。”他说。
海外移动医疗行业
成功案例
Epocrates:移动药物字典,通过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
药品和临床治疗数据库来帮助医生进行处方决策。该公司于2011年上市,2013年被ATHN收购,2012年收入为1.2亿美元,收入的80%来自药厂,20%来自医生。
Castlight:医疗开销透明度工具,今年3月14日刚刚登陆纽交所,IPO估值达30亿美元。
PracticeFusion:在线电子病历服务商,2013年融资7000万美元,总计融资1.34亿美元。
ZocDoc:预约平台,为患者提供免费预约服务,在线推荐预约医生,向医生收费,融资近1亿美元。
WellDoc:移动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糖尿病管理项目,已有相关产品通过美国FDA审批,收入来自于保险公司和大公司福利计划,2014年初融资2000万美元。
HealthTap:在线医患问答网站,2011年A轮融资1150万美元,2013年B轮融资2400万美元。
CardioNet:为患者提供长期远程心脏监测,向保险公司和研发机构收费。2008年上市,2012年收入为1.1亿美元,2013年前三季度为1.7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