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药外贸同比增长超两成(下)
来源:-    浏览:13233   更新时间:2013年09月0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民营企业担纲出口主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出口企业达到2316家。其中,民营企业出口家数为1761家,出口金额为8.5亿美元,占比高达57.36%,成为推动中药出口的主要力量;“三资”企业出口家数为298家,出口额为3.8亿美元,出口金额占比25.75%;国有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为16.84%。值得关注的是,在民营企业中,私人企业的出口量占70%以上。     我国中药饮片主要出口省份大都有明确的出口定位。过去出口额较大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广西。借助区位优势,前几年这两个省份一直占据我国中药出口前两名。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地区为江浙、四川和山东等地;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为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地区为福建、广东和天津等地。     标准、品牌、国际化引领未来发展     今年上半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大环境好转的影响,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整体回暖,但仍有些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并应及时解决。     当前,我国中药出口主要产品是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原料类产品占总出口额的80%。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由于缺乏标准,广受国内企业以及采购商诟病。2012年《法检目录》调整,这对于缺乏标准的植物提取物来说,出口前途更难预料。基于各方面原因,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组织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制定并颁布了首批7个植物提取物出口国际商务标准。此举填补了国内植物提取物标准缺失的空白,有利于我国植物提取物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掌握话语权。     随着我国医改的推进,中药材饮片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的深入和成熟,中药材饮片产业已经越来越规范,小包装、精品饮片已成为很多中医院的主流用药。“新荷花”和“康美”品牌的出现,标志着中药饮片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与中药饮片企业一样,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也不满足于只进行简单的原料生产,而沦为国外高价保健品的原料供应商。部分较优秀企业明显觉察出国内巨大的保健品消费市场即将高速发展,纷纷开始或者正在尝试创建自己的保健品品牌,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这其中就包括西安皓天、北京绿色金可、康恩贝、河北晨光等优秀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     我国政府一直倡导中药“走向世界”,行业中更是涌现出同仁堂、天士力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在海外设立连锁店、形象店,用一种崭新的营销模式把中药保健品带到世界各地。2012年成都地奥叩开了欧盟传统药注册大门,兰州佛慈的“浓缩当归丸”也已半步踏入瑞典国家药品署的大门。另外,佛慈的“元胡止痛片”、广州奇星的“鼻炎片”、白云山的“板蓝根颗粒”、和记黄埔的“穿心莲片”等多个品种都已经分别在欧洲不同的国家进入注册程序。2013年欧盟传统药注册领域有望再传佳音,中药国际化的步伐将更加稳健。为推动更多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洲市场,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计划于今年8月组织国内有关中成药企业拜访瑞典药品署,并在瑞典举办培训班,进一步打通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的渠道。届时,还将与欧洲医药流通企业及医院探讨促进注册成功的中成药尽快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办法。      (作者单位: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中药部)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