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布局逐渐深化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8月0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跨国公司在中国医药产业,从最初设立药品生产基地,再到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经营整体转移,到近来开始蚕食中国的中医行业、进入中国医疗体系的市场竞争,使其在中国的投资布局逐渐深化。 设立工厂。2001年4月,阿斯利康投资1亿美元在无锡设立工厂。2004年10月,葛兰素史克在天津投资注册资本达9200万美元的工厂,投资金额达到1.36亿美元。2005年,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国际集团在上海浦东张江成立新工厂。目前,世界前20名的跨国医药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工厂。 控股运作。列入中国外资500强名单的医药企业共有14家,其中,外方控股的医药企业有13家,如西安杨森外方控股52%,天津中美史克外方控股55%。而近年来,外资新设立的合资企业,外方往往要求控股90%以上。 设立研发基地。在早期,外资在中国设立的主要是生产基地和营销基地,主要把研发基地放在海外市场。近年来,由于中国医药领域的市场变化,外资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的趋势在增长。瑞士罗氏在2005年1月宣布在中国设立全球第五家研发机构,有50名中国科学家在其中工作。另外,诺德、阿斯利康、施维雅风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切入医院。2004年3月,美国美中互利公司与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合作建立营利性医院——和睦医院。以上海为例,有200家公立医院与外资进行合作建立医院、门诊、医药中心等,占公立医院总数的30%。这些外资包括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机构。 中药领域。在国际市场上,中草药市场销售总量为250亿美元,大部分为日韩企业所占领。他们把中医药产业的名称定义为“汉方药”或“植物药”。近年来,这些打着“汉方”或“植物药”的外资,开始大量进入中国本土市场。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