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重心在基层。
来源:-    浏览:668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1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生意社7月11日讯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延庆分局辖区内有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人员发现,虽然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管理水平明显改观,但是,在库房管理方面存在药械库房混用、管理职责不清、法律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如何改变医院“重药轻械”、“重使用轻管理”的状况,从根本上建立医疗器械库房管理的长效机制,值得监管系统进一步探索。   延庆县地处北京市山区,全县辖12镇、3乡,人口30万人,县内有二级医疗机构4家、一级医疗机构16家(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精神卫生保健院1家、结核病防治所1家)。因此,全县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重心在基层。   2012年,延庆分局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内20家医疗机构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全县20家医疗机构均已建立医疗器械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按《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日常监管现场检查评分表》的要求建立了库房管理制度,确定了人员职能和分工。但是,很多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管理机构和职责设置如同“纸上谈兵”,80%以上的管理人员不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较难做到规范管理、规范用械。   多数未设专用库房   调研发现,在20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只有4家二级医疗机构和1家一级医疗机构设立了医疗器械专用库房并由专人管理;其余15家一级医疗机构均未设专用库房,其中13家医院的药库与医疗器械库混用,由药库人员负责管理,另两家分别是器械库与处置室混用、器械库与急救室混用,均未按库房管理,无专人管理。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日常监管现场检查评分表》中第五项存储及库房(如5.2 医疗器械库房面积应与库存量相适应;5.3 库房应分区分类管理,标示明确;5.4 库房“五防”措施应保持良好)的要求,多数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库房设置不符合要求。   日常管理疏漏较多   检查中发现,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口腔科、检验科、妇科都是自行购进所需医疗器械,并不入库统一管理,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进货验收环节易缺失;二是资质材料索要不全;三是缺乏养护、效期管理,从而给医疗器械使用带来一定风险。   监管人员发现,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刚刚购进的一批试剂的保质期竟然截至当月末;某供货商超经营范围为检验科提供体外诊断试剂;检验科、口腔科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的现象屡次发生,若不是监管人员发现后提醒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还未发现异常。可见,这些医务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购进验收的重要性,对供货商合法性的检查只限于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而没有认真核对供货商资质,产品验收记录流于形式。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