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研:为国内医药产业发展号脉
来源:-    浏览:655   更新时间:2012年08月2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启动,参会代表提出取消或试点取消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捆绑、取消医院“一品双规”规定和医保报销金额以单产品为依据等建议     8月16日,中国药学会组织的“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试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该项目由工信部委托,中国药学会具体组织相关单位负责各个子项目的调研。     据悉,该项目包括五大课题,分别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药品产业发展环境和趋势研究、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环境和趋势研究、现有医药产业政策梳理研究和2020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药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研究路线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医药产业环境,包括医药产业特点、发展现状、趋势和主要问题;二是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包括医药产业准入政策、医药创新与发展政策、医药安全监管政策、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以及环保、金融、税收、社保等一系列医药产业政策;三是对我国2020医药产业政策提出咨询建议。     来自广东的十多家知名制药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参与研讨,针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出了取消或试点取消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捆绑、取消医院“一品双规”规定和医保报销金额以单产品为依据等众多建议。     呼吁加强批文管理     研讨会的主题之一是未来医药产业政策调整的关键环节,邀请广东省内知名厂商作试点调研,到会企业包括丽珠集团、白云山制药、信立泰、中智药业等十多家生产企业和国药控股、广州医药、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等。     丽珠集团副总裁陶德胜在会上建议,希望有关部门今后促进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松绑,这将有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及产品价格的进一步调整。这一建议在会上得到众多厂家的支持。     有企业负责人在会上认为,中国制药产业转型升级很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企业和产品能够实现集约化生产,在相关的规划中也已经明确提出了目标,但是无论是近两轮药品新版GMP的实施,还是行业内企业大量的兼并重组,都没能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产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的捆绑是原因之一。     陶德胜说,通常企业都只有几个产品能够维持较好的效益,很多企业仅仅只能保证盈亏平衡,因为还有一部分不产生效益的产品和生产线占据了大量的企业资源。比如丽珠集团现在的生产线中,有20多条是不产生效益的,企业每年需要很高的成本和精力投入来维持和维护,但是为了保住批文又不能停产。这样的现象在全国药厂中普遍存在。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