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药有贩毒利润无贩毒风险 监管体制漏洞明显
来源:-    浏览:593   更新时间:2012年08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制假药为何“有贩毒的利润,无贩毒的风险”     早些年,制假药的通用原则是“安全无效”;近年来,不仅“无效”,甚至“有害”!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     8月5日,公安部发布消息,31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统一收网行动,缴获各类假冒伪劣药品2.05亿片,涉案价值11.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多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00多个。     2.05亿片假药,数字惊人吗?不,不算多。     近年来,药品制假案件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无论经济发达与否,各大省区市都无一幸免,只要有药品,就有假药,只要有药厂,就有制假。     不法分子的制假手段也在逐年升级。早些年,制假手法多是换换标签,把低价药换成高价药;或是减少有效成分,添加淀粉等无害成分,以增加药品数量;再或者以次充好,用药效较差的低价成分替换药效较好的高价成分,从中牟利。总体来说,制假的通用原则是“安全无效”,这也是规避严厉处罚的一种手段。     但近年来,药品制假的性质愈发恶劣。例如,用化工用品或日用化工级别的产品代替药用级别的产品,以此非法牟利,毒胶囊事件就是典型案例。甚至有不法分子收购真药包装材料,利用低档原料药、过期药等自行灌装、勾兑,生产成假药。还有制假者为增强药效,添加国家严令禁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制假猖獗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制假种类也在不断扩大,从处方药到保健药,从口服片剂到注射针剂,从中草药到西药,从国产药到进口药,可谓应有尽有,此类制假不仅“无效”,甚至“有害”,制假后果更为严重,甚至直接危害服用者的生命。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