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抢滩移动医疗尚欠盈利模式火候
来源:-    浏览:491   更新时间:2012年08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8月2~5日,苹果产业链大会在京举行,除了形形色色的周边产品和娱乐、游戏应用外,一些医疗、健康类的APP(第三方应用软件)也颇引人关注。而在二级市场,与移动医疗有关的概念也被炒得如火如荼。     新市场扩张潜力     近日,有两个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事件在网上被炒得很火:一个是国内多个城市医院的医生开始尝试使用ipad查房,另一个是腾讯与好大夫关于“在线问诊”、“预约加号”等方面的合作。显然,第一件事是移动接入终端在医疗机构的应用拓展。而以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腾讯是希望通过与专业医疗健康平台的合作,迅速切入个人医疗、健康APP市场。     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不仅在改变人们的通讯、娱乐习惯,也在培养新的自我健康管理、医疗行为,由此促生了医药行业新的细分市场——移动医疗。     此前,国内医院信息系统(HIS)主要集中在财务系统。2005年7月,国内首个床边移动护理系统在北京协和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从2012年开始,北京肿瘤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开始实施移动医疗系统。而北京、上海、江苏、新疆等多个省市的大型医院均已经或预备上马基于iPad\PDA等移动终端的相关应用。     随着移动医疗的持续升温,未来3~5年,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建设速度将不断加快。一位周姓业内研究人士认为,不仅是三级医院,以远程专家会诊、健康管理、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移动医疗系统在城市社区将可能获得更快速的推进。     同时,随着移动健康需求的扩容,基于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接入设备的个人医疗健康服务也日渐火爆。“根据国外最新统计分析,由于药物依从性差的问题,每年要额外花费290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一个简单的手机用药提醒APP就可以大大减少这一损失。”杭州曼哈顿资本总裁王进十分看好医疗、健康APP的未来。“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慢病管理、用药咨询、医疗咨询的APP出现,未来智能手机将承担更多的健康监测功能,这个产业也将快速扩张。”     事实上,国内不少专业网站,如丁香园、好大夫、春雨医生等纷纷推出基于iOS、Android系统的医疗类APP,也有部分获得创投注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