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
来源:-    浏览:1120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3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中国人很怕老     调查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最怕老,在45-54岁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认为自己已经老了。28%的中国受访者承认会感到沮丧,同时还会联想到孤独、疾病等消极字眼。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表示,从心理学上来说,过了青少年期后,人慢慢地就会开始恐惧衰老。害怕衰老和害怕死亡是紧密相连的,而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本能,老是生命的暮年,也就意味着离死亡越来越近。     国人年龄观需要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遗憾地表示,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社区资源缺失,中国人对“老”确实是很恐惧的。很多人担心老了以后看不起病或生病了无人照料,生活得不到保障,子女不在身边无人陪伴等问题。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3300万人。预计到2015年,该人群将达4000万人。     不少专家认为,国人的年龄观需要转变。姜向群表示,人们已习惯接受35岁以上就无法再就业,50岁之后将会被社会抛弃的观点,年龄歧视现象非常普遍。这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在这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很开心地工作。他们可能开出租车,可能在超市里当售货员。     在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修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的杨洋,对日本老年人生活福利保障制度非常了解。她告诉记者:“日本人普遍认为,五六十岁根本不算老,75岁以上的人才能称为老年人。”     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由于本人,社会以及公司的共同需要,许多公司将退休年龄延至65岁,或者退休后被公司返聘,不少人干到70岁才算真正退休。不返聘的也可以自愿找其他工作。     日本很多服务行业对年龄没有限制,且工作时间自由,每小时的工资也很高,因此老人可以按自己的情况找到工作。此外,国家鼓励的“银发产业”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以志愿者的形式为主鼓励老人通过工作与社会接轨,比如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帮助年龄较大者打扫卫生、倒垃圾、美化庭院等。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