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医疗机器人“主刀”临床手术
来源:-    浏览:652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2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昨天(23日),科技部集中发布了当前在体检、手术、康复领域广泛应用的新一代医疗机器人,其中不少已在本市积水潭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大医院“主刀”临床手术。     “医疗机器人让手术变得不再可怕。”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介绍,医疗机器人能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创伤,提高手术精度。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一直将医疗机器人作为重要方向予以支持,现已取得显著成果。     以脑外科手术为例,在看不见颅内状态的情况下,无论检查还是手术治疗,都不容易准确找到患者病灶所在的位置,这是脑外科手术多年来难以攻克的难题。但有了脑外科辅助手术机器人,一切变得简单了。它采用CT立体定向仪引导,通过对患者颅脑的细致扫描来构建三维立体脑部结构图,以确定需要进行手术的精确部位,最后再借助机器人灵巧的机械手臂进行手术。     如今,在海军总医院平时的临床手术中,脑外科辅助手术机器人已帮助医生成功完成多例手术。赵玉海透露,脑外科辅助手术机器人系统现已完成5代产品的开发,并被纳入医保范畴。     此外,骨外科远程辅助治疗机器人也在积水潭医院、海军总医院设立端口。本市三甲医院的专家直接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机器人的手术定位技术,成功为京郊以及革命老区延安的多例患者进行了远程骨科手术。     虽然国外市场对医疗器械的准入非常严格,但国产的胶囊内窥镜机器人不仅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而且物美价廉,全球销量稳居同类产品世界第二,大有赶超位居首位的以色列造机器人之势。     个头儿只有药丸大小的胶囊内窥镜机器人,只需口服就能轻松从患者胃部进入肠道,进行8个小时的消化道之旅,视频记录它看到的一切。待患者将“小胶囊”排出体外后,它的“旅行记录”将可以为医生详细了解消化道内的各种病变提供依据,同时还使患者免受肠镜、胃镜检查之苦。     赵玉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代医疗机器人的推广与能否顺利进入医保有很大关系,这取决于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对新技术的认可度,比如内窥镜机器人现已在重庆市纳入医保,但北京就还没有。“这些医疗机器人一旦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那推广速度可不得了。”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