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改补齐“短板”究竟有多难?
来源:-    浏览:593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2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基层老百姓看不起病是长期以来的“老大难”问题。通过近年来医改的不断深化,农民就医负担减轻,但随之而来显现的,是投入不足影响医改纵深发展、基本药物难以满足需要、基层医疗人才严重匮乏、引入社会办医难等重重“短板”。基层医改任重而道远,补齐“短板”究竟有多难?出路又在何方?     山区贫困农民看病“减负”     在遵义市凤冈县水河村卫生室,患有牙痛的二组村民江长敏正在就诊,村医胡昌智诊断她患了牙龈炎,开了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贝诺酯,三种药都是基本药物,总共十来元钱。按新农合政策,江长敏只需支付3元钱。     随着2007年凤冈县推行新农合制度,胡昌志的村卫生室病人增加了30%,收入增加了40%。去年,卫生室利润超过万元,村医胡昌志的月收入也达到千元。收入好了,卫生室的诊疗设施明显改善,胡昌志还花4000元购置了电脑。     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王建富说,贵州实现了从基本没有村卫生室到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建成的省、地、县、乡、村五级联网的新农合医疗管理系统,已在全省82%的市、区、县正式上线运行。     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合办主任鲁天兰说,通过新农合信息系统,可及时采集到全县参合农民就医报销信息,乡镇卫生院智能化审核,使县农合办工作量减轻了一半。镇宁县农民在县外定点医院就医即时结算,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     医改结构性“短板”日益显露     近年来,国家对于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方也结合本地区实际完善健康“兜底网”,但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和利益格局深度调整,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暴露。     “乡镇卫生院已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的薄弱环节。”王建富说,贵州县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基本完成,但现有乡镇卫生院1436所,其中仅350所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求。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