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盟医药贸易相关标准互认仍是障碍
来源:-    浏览:712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0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中国和东盟医药贸易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亟待双方深入合作进一步挖掘的金矿。”在6月18日于湛江召开的2012年中国-东盟经贸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来自东盟与国内的医药产业官员与专家如是认为。     东盟秘书处前副秘书长普斯巴纳丹·孙德拉姆指出,目前外部经济环境低迷,双边医药贸易基数很低,东盟国家医药主要依靠进口,东盟华人众多对传统中药认同度高,以及东盟国家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都表明中国医药出口东盟国家潜力巨大。     双边医药贸易额仍低     自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来,关税的逐步取消令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呈现迅猛增长之势。但中国与东盟的医药贸易额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却很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在过去20年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签订之后,中国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2011年已经达到3600多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上升至新的高度。”普斯巴纳丹·孙德拉姆认为。     “但东盟与中国的医药贸易却显得有些落后。2010年,东盟国家进口中国药品为43亿美元,而东盟国家出口中国的药品仅为7亿美元,而且主要集中在原材料。”普斯巴纳丹·孙德拉姆进一步指出,“对于两个地区加起来达到19亿的庞大人口基数而言,目前的双边医药贸易额显然太不尽如人意。”     泰国制药商协会董事局理事CharnchaiUdomlarptham也在会上指出,2011年,在泰国的医药进口国排名中,中国仅以13.3亿泰铢名列第11位,而位居首位的美国达到近40亿泰铢,印度也排在第六位,为27亿多泰铢。泰国出口到中国的药品仅有1.6亿泰铢,排在第10位。     紧密合作实现双赢     中国与东盟目前在医药双边贸易上较低的基数,也显示双方在这个领域仍大有可为。而事实上,目前中国与东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也迫使双方加快医药贸易合作。     普斯巴纳丹·孙德拉姆指出,中国与东盟的医药贸易发展面临同样的挑战,美国经济低迷和欧洲的债务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利比亚战争等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都是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双方需要更加深入紧密地开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并找到互利双赢的机会。     中国东盟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同样指出,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在金融风暴肆虐的1997年,中国与东盟举行了“10+1”会谈,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当前美欧经济低迷,有理由相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将再度拉近。     外部经济环境的低迷,不可避免地给国内医药出口造成影响。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加上药品专利到期高峰临近,全球药品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下滑到3%~5%之间。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医药出口金额为1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8.96%,明显下滑。(作者:唐学良)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