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模式面临危机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5月2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老化产品+简单广告+业务员+政策+招商”这种传统的游击式、浅层次的市场运营体系,和“分地盘、下任务、抓货款”的粗放型营销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了。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医药市场,这些模式要么受到政策限制,要么越来越无效,产品最后被无情淘汰出局。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上大都是仿制药,鲜有特色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报道,去年至今,到国家药监局申报的仿制、改剂型品种多达3000多个,中药的申报数量也于2005年8~9月间首次超过了西药。几十甚至几百家企业竞相申报一种仿制药物或制剂,使得产品同质化相当严重,最终造成互相倾轧、争相降价的自残局面。   传统营销体系不适应商业渠道的快速变革中国医药商业渠道正在向多元化、跨区域、横向纵深延展的立体网络模式转化,纵向深度和横向宽度加大,分销和推广难度增加。特别在零售终端运作上,对企业的整合营销能力和队伍专业化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跨区域大型连锁药店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提出挑战。有的企业也根据商业渠道的变革进行了相应的营销体系调整,但渠道分工不清晰,运作方法不专业,有其形却无其实,“出拳无力”、“水土不服”的现象很普遍。什么样的渠道模式才适合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从改变经营理念入手,去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   粗放型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市场快速变化营销体系中岗位职责不清晰,甚至有些企业只有销售部没有市场部,缺乏对市场的研究和把握;政策、制度大多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没有根据市场规律、公司战略来制定;业务流程中官僚主义严重,好决策难以执行到位,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因此,建立适合企业现状的高效营销管理控制系统是此类企业的核心问题。   浅层次的市场运作模式使市场重心无法下沉在前几年,招商是医药企业迅速发展的法宝;现在,自建队伍、自营市场已成主流。在大部分企业现行营销模式中,市场运作的重心都在营销本部,对区域和终端的运作能力很有限,企业应致力于产品的深度分销,对零售终端运用的能力要顺着渠道往下延伸、下沉,做深做透,实现对商业渠道的有效掌控和深度开发。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