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同启动了“2012清华-杨森公共健康日”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消除结核病,我们在行动”,这也是继2011年“清华-杨森传染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后,杨森制药与清华大学医学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多位国内外权威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发表演讲,就结核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研发和临床试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是全球结核病负担第二高的国家,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近11%。结核病是中国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尽管在过去20年里,中国在减少结核病感染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如耐多药结核病等仍威胁患者健康,也对医疗专家提出新的挑战。
卫生部疾控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指出:“近年来中国在结核病控制和预防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要提高中国的结核病治疗水准,跨机构的合作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企业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将集中该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和最优质的资源,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亮指出:“治疗和预防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关键。中国政府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来完善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加强患者的自我预防意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使结核病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强生医药研发传染病和疫苗领域全球主管范和友表示:“早期的抗结核药物在应对耐多药结核病上效果很不理想,要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成功率,新型药物的研发刻不容缓。但借助清华-杨森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沟通,结合多方的力量共同应对结核病的挑战。”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认为:“我个人觉得,总体来讲,中国制药业严重落后于海外,这是事实。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机会也很多。清华大学认为,改变这种情况根本的做法是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因为只有人的改变,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如果没有人,只是项目好是做不下去的。杨森跟我们的看法一拍即合,如果能招到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将来自然就有好的成果出来。”文/本报记者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