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名老人购买保健品被骗民警追回20余万元
来源:-    浏览:541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直到拿回自己的钱时,不少老人才意识到,自己当初购买的保健品,不仅没有所宣传的神奇功效,更不值上千元的价钱。

  上百名老人原本打了水漂的20余万元能追回来,这多亏了象山县公安局石浦派出所民警的一份留心、关心和韧劲。

  细节一:一份留心找到上百位受害者

  这本是一桩并不起眼的报案。去年12月29日,有两位老人到象山县公安局石浦派出所报案,称自己经常去听保健讲座和买保健品的一家店关门了。

  这是一个听起来似曾相识的“套路”——

  先是邀请老年人来参加各种健康论坛或讲座,同时派发一些小赠品;眼看聚集了足够的人气,就对某品牌的保健品大力宣传,并邀请老人免费试用;而接下来就是说服老人们花高价购买这些保健品。

  尽管只有两名报案者,凭着以往的办案经验,派出所民警意识到:类似这样的情况,往往会有多名受害者,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蒙受经济损失后大多自认倒霉。

  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全那些曾购买此保健品的老人?

  20多天,民警深入社区,走访、调查,并发动社区工作人员,最终在多个社区里找到了100多位曾买过这种保健品的老人。

  细节二:一份贴心将工作化繁为简

  按道理说,像类似的情况,只有当事人报案后,公安机关据此介入调查。

  考虑到购买这些保健品的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石浦派出所民警在社区走访过程中,将程序化繁为简,发现有老人曾购买过该保健品的,先请他们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方便后续的调查。

  这份贴心不仅是针对老人。为了让事情能有圆满的解决,民警还找到了该保健品的经销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成功追回20余万元。

  细节三:一份韧劲使事件圆满解决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拿着保健品,主动找到象山当地的药监部门,发现该品牌的保健品,具有相关部门的批文号,并非假货。只是在售卖过程中,将原本进价只有几百元的保健品,以3300元的高价卖给消费者。

  从现状看,无法构成案件,也超出了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范围。不过,石浦派出所的民警们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主动联系了当地工商部门和消保委,通过他们将这些追回的钱还到老人们的手中。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