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3月8日下午,他逛街时顺便到一家药店称了一下体重,为72公斤。李先生纳闷:咋瘦了这么多。随后,他又到另外3家药店称了一下,称出来的体重无一相同,李先生不知道该相信哪家的秤。
李先生说,3月8日下午,他在东京大市场一家药店称的体重是72公斤,由于怀疑人体秤不准,他又先后到东环路和明伦街3家药店称了体重,分别为72.3公斤、75.1公斤、73.8公斤。李先生苦笑着说:“这下更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重了。”
记者随后走访鼓楼街、解放路、明伦街多家药店发现,几乎所有药店都在店里醒目位置摆设了免费人体秤。不少来买药的市民都会站上去称一称,也有许多路人进店称体重。
记者先后站上了5家药店的免费人体秤,详细记录了每一次称量的结果,发现5家药店称出来的体重各不相同,分别为44公斤、43.5公斤、45公斤、46公斤、42.5公斤,中间最多相差3.5公斤,最少相差0.5公斤。
咋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解放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解释说,每天进店里买药的人多,称体重的人也不少,人体秤使用频率太高出现误差也属正常。由于药店里的人体秤都是免费使用,因此店里并不对此负责。
随后,记者联系了开封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人员赵女士告诉记者,如果药店免费人体秤不用于医疗范围,只是普通称量体重,则不属于国家强制检定器械的范围;如果涉及疾病治疗,药店应定期将人体秤送质监部门检测,以保证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