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品牌名称、同样的生产厂家、同样的规格剂量,在医院的药房买药竟比在药店买药贵了30%多。日前,市民曹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分别从医院和药店购买了同样的两天用量的普通感冒药一盒,价格竟相差30%之多。记者了解到,在医院开方到药店买药已经成了市民的新选择。
前两天,市民曹女士患了感冒,嗓子不舒服,于是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医生在为她诊断后,开了一盒“清开灵分散片”。曹女士在医院药房划价取药,门诊药品明细单上显示一盒由“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4片装“三精”牌清开灵分散片费用为32.18元。曹女士想再买两盒继续服用,于是来到一家药店,“没想到同样的药一盒就差了30%,医院的药太贵了。”
为了验证曹女士的说法,记者拿着曹女士提供的药盒走访了我市多家药店。在文化路的一家药店,记者找到了与曹女士在医院购买的一模一样的批号同为“20110405”的24片装清开灵分散片,这里标价24元一盒。一盒药差价就达8.18元,果然医院药房的药价比药店贵了34%。记者又走访了位于卫国路和西山道上的几家药店,这里也出售“三精”牌清开灵分散片,只是包装规格为18片,标价在17元至18.5元不等。记者算了一下,按照药店的标价,一片“三精”牌清开灵分散片的价格在1元左右,而在医院的药房购买,一片的价格为1.34元。
按照相关规定,医院在销售药品时可以在进货价格基础上按比例加价,这样一来,在进药价格相同的条件下,医院的药品价格就会比药店高些。为此不少市民选择了在药店买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拿着医生的处方去药店买药可以省不少钱。”曹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