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先难逃宿命 功成名就之后身陷囹圄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4月2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大汉江山可以说是由张良、韩信二人打下的。然而,这两匹“千里名驹”因世事洞悉和胸襟情怀各异而殊途“殊”归。借古喻今。一度身披成功光环、现已身陷囹圄的“三九教父”赵新先,若遥想到汉时功成名就后遨游四海的张良,一定会唏嘘无限。    锒铛入狱      三九集团的创始人和领航者赵新先,已于2005年11月底被深圳检方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带走。12月22日,赵新先被正式批准逮捕的消息传出后,各方一片哗然。   3个月后,市场又传出新消息。据报道,“赵新先案”已成立了中央协调小组,小组由中纪委牵头成立,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任组长。而此前,该案是由公安部牵头。中央协调小组成员包括中纪委、监察部、公安机关以及最高检察院反贪局的办案人员。   办案部门范围的扩大和级别的提升表明,“赵新先案”随着案情的深入,其复杂性已日益显现。据悉,赵新先可能不仅仅涉及滥用权力等渎职罪,而且涉及贪污及转移资产等性质更为严重的经济犯罪。    南国传奇      赵新先在转型为企业家前是一名优秀的医药专家,曾著有《中药注射剂》等专著,下海前研发的“三九胃泰”等产品目前已是家喻户晓。工作方面赵新先同样一帆风顺,毕业后先后任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主管药师、主任等职。   1985年,赵新先南下深圳创办南方制药厂,人生随之发生重要转折。6年后,南方制药厂业绩优异,解放军总后勤部出价现金1亿元将其购入,药厂也开始了“军企”之旅。1992年,在以南方制药厂资产为核心的基础上,三九集团成立,总后的部分资产也划入三九。三九集团1998年完成改制后脱离军队背景,并于2000年成功发行三九医药A股。至此,赵新先随着三九的壮大,不断实现着人生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南国传奇”,并最终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赵新先离任前,放言“进入世界500强”的三九集团已成为总资产超过200亿元、下辖3家上市公司和400多家子公司的超大规模企业集团,涉足领域包括医药、农业、房地产、食品、汽车以及旅游等产业,跻身于我国知名大型央企行列。    功成名就   企业的成功为赵新先带来荣誉无数。其间,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军队优秀企业家、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及联合国和平奖等荣誉。   这位执掌三九帅印19年的老臣,使三九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型药厂到大型企业集团等“质”的飞跃。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民营内核与央企背景枝节渐生。背景相似的央企接连发生褚时健、仰融等案件,使产权问题越发突出。但赵新先仍保持其在产权上的冷漠,因而赢得了“公而忘私”的美誉。   接近赵新先的人大多评价他行事果敢、志向远大,但由于个人烙印极深的三九集团飞速壮大,赵新先个人的控制欲也随之膨胀。对企业缺乏规范管理,加之治理机制落后,使赵新先最终未能完成从“功成名就”到“功成身退”这最为重要的人生一跃。    乱象渐现   企业管理混乱,集团内部违规事件频出,资金链难以为继,三九乱象早在几年前便已显现。2004年年底,集团纪委就曾自揭家短,发文称部分下属企业领导动用本单位资金,以各种名义持股注册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此外,还有套取加工费、在三九列支关联公司费用、将三九利润转移以及抽逃利润等五花八门的违规行为。仅从三九案审计历时一年半,就可看出企业财务状况之混乱。   2001年,集团爆出股东占用上市子公司25亿元资金的重大案件;2004年,更有媒体报道占款上升至37亿元。某债权银行甚至预估,三九系企业银行债务将超过180亿元。被赵新先誉为三九“二次创业重要平台”的健康城工程,目前也已暴露出多起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三九健康城项目已被深圳市政府全面叫停,有5人因该案被捕。    冥冥宿命   从褚时健、李经纬和仰融等抛物线形的人生轨迹,我们似可预见到赵新先悲剧人生的宿命。   “三九是我一手做大的。”赵新先强调他对三九贡献的同时,也和盘托出了他走向堕落的内因。此类国企高管“一言堂”,对管理者缺乏有效制衡,这种低效的内控机制极易导致某些管理者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三九的发展过程中,挂*单位对企业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比如总后划入或由三九并入的企业大多资不抵债或业绩极差。对于这些企业,一方面三九需要以优质资产为其输血,另一方面也拉长了集团发展的战线,从而淡化了企业赖以生存的医药主业。这些都直接导致集团加大银行信贷规模、在资本市场上增资扩股、买壳上市直至上市,以维系企业脆弱的资金链和产业链。   在三九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以赵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虽得到了赞扬和荣誉,但没有得到任何个人股权。民企模式和国企实质产生的必然冲突便是激励不足。这也是三九财务混乱、高管中饱私囊、赵新先涉嫌转移资产的根源。   客观地说,将三九今日的困境完全归咎于赵新先,多少有失公允。因为“赵新先案”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原因。   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首先要在法律层面上对“人治”色彩浓厚的大型央企进行规范和指导,并针对因历史包袱导致的企业债务出台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法规;其次,应结合诸如联想等股权改革成功的个案,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完善国企特别是央企的管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再次,在选择高管时一定要慎重,应在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对高管进行轮换;最后,对企业管理者还要及时培训,以减少不必要的决策失误。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