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曝推销高利润药潜规则
来源:-    浏览:487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2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有媒体曝光了一些常用药品通过招投标进入公立医院后,其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之间存巨大差价,有些中间利润甚至超过6500%。

  公立医院药价存在虚高,一些药店的药价也不低廉。记者通过长达一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一些药店通常都会忽悠顾客购买高毛利药品,并进行关联销售。

  高利润药有专用编号

  12月5日,记者以实习销售员的身份到北京康佰馨大药房总部接受培训。其间,负责培训的温女士“传授”了卖高价药的“规则”及技巧:在顾客要求的药品缺断货或毛利润低时,应利用生产厂家、药效等理由推销高利润药品,即高毛药;顾客如果买普通药就给他搭配一些高毛药,“一个病会有好几个症状,我们就可以卖好几种药。”温女士称:“如果顾客只拿一个疗程,就告诉他肯定不会特别见效。”温女士还让大家提高对保健品的推销意识,她说:“任何疾病都是免疫力低造成的,所以要给他们配点保健品提高抵抗力,告诉他能起到保健和调理的作用。”

  温女士称,药品都有价格标签,上面标着药品编号,“你会看到药品后面都有一个编号,从1到9,其中9打头的就是高毛药”。

  记者在一间分店看到,9打头的药品都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上。其中,在感冒药柜台上,药品编号几乎都是9打头。还有一些常见的高毛药,如泻痢消片、天麻胶囊、益母草颗粒等,大多都出于并不知名的厂商。

  高毛药是盈利最大保障

  “大伙都知道卖药是一个高利润或暴利行业,但不知道利润如何产生,其实我们主要靠销售高利润的药品来盈利,这就是业内称的"高毛药"。”一位经营连锁药店4年多的药店经理罗玲(化名)透露,药品出产后,当地发改委会给药品定价,再到全国各地销售。高毛药的产生,是部分厂家在向发改委申报价格时,有意抬高成本价,提高毛利空间,定一个高出成本价很多倍的价格。这些药品在进入药店时价格很低,却高价销售,这就是所谓的高毛药,是药店盈利最大的保障。

  罗玲向记者出示了药店的进货底单和一些医药公司的销售出库单。上面显示,很多药品的供货价和零售价之间存巨大差价,利润通常达到300%到1000%,有的甚至能达到2000%。如北京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的肠溶胶囊,药店进货价格为每盒4元,而店内销售价格为39元。罗玲称,这还是刚经过发改委降价处理的,以前售价每盒70多元。

  “相关部门限定药品价格后,如0.5克*24粒这种规格的价格限定为多少钱一盒,一些厂家会钻空子,生产0.25克*30粒规格,这种规格没有限价,他们就能自己定价。”罗玲称,药店接到药品降价通知后,会打印出药品单子在店内找同品种,高价的就降价,低于进货价的就退货。

  买药时认准通用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原海军总医院药剂科主任孙忠实教授认为,药店售药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做到个体化给药。同时,老百姓也要提高对药品的认识,不能盲目追求新药或进口药。自己不懂的,最好先到医院里咨询大夫,对症用药。

  孙教授称,药品一般有四种名称:一是通用名,是一种药的法定名称,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的统一名字;二是化学名;三是别名,是生产厂家为了区别而起的“小名”;四是商品名,企业为了创出自己的品牌而用的。

  国家规定药品外包装上一定要有通用名和商品名,而西药还必须用上化学名。“很多人容易被药品的商品名给忽悠,觉得某某知名的药就一定疗效好,这是错误的理解。只要药品通用名一样,不管它的商用名如何花哨,实际药效差不多。”药品商用名是为了企业更好竞争而使用的,不要被广告上夸大疗效的宣传词给蒙骗了。

  业内人士罗晓称,老百姓去购买药品时,如果通用名相同,最好选用最便宜的,不要买品牌药,“因为都是同一种药,疗效上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必要帮厂家缴纳广告费”。 (京时)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