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出口涨势依旧
来源:-    浏览:794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1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随着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中药产品在出口方面将继续保持增势,优势产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中药材饮片、保健品类商品。如今后国际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我国中药产品贸易仍可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1年1~9月,世界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基础仍较脆弱,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期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

    基本概况

    中药各商品进出口普遍增长,提取物仍为出口主力。

    2011年1~9月,提取物出口额为8.06亿美元,同比增长46.95%,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8%,依然是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中药材出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32.84%。保健品出口增幅最大,主要是统计编码调整的原因。

    中药出口以传统市场为主,整体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依然是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2011年1~9月出口额增幅均超过41.89%。我国对这3个市场的出口额占整个中药出口额43.58%左右。

    出口企业结构多元化,民营企业仍为出口主力军。

    2011年1~9月,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258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7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1937家,出口金额占比高达50.86%,同比增长66.8%;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达29.39%;国营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19.67%。

    从事中药类产品进口的企业为1155家,三资企业进口额占比43.59%;民营企业进口额占比38.36%;国有企业进口额仅占18.04%。

    出口特点

    国家系列调控政策渐显成效,中药材价格回落。

    2010年,我国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带动了中药材饮片出口金额的增加。受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中药产业调控政策影响,今年8月份以来,前期暴涨的各大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出现下降,带动了出口均价也有一定回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大量新药上市,中药材价格将继续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提取物出口延续涨势。

    2011年1~9月,植物提取物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连续多年占据中药出口商品的首位,国际上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依然旺盛。

    第三季度我国中成药对欧盟出口环比大幅下降。

    2004年3月31日,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植物药都必须在2011年4月30前按照新法规完成注册,并得到上市许可。若没有进行传统药注册,现在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中成药将被禁止销售。《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指令》过渡期限已过,第3季度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额环比下降24%。

虽然面对注册费用高、市场规模小和出口大幅下降等问题,但部分中药企业并未对欧盟市场失去信心,已经陆续开始进行相关注册工作。
    2010年12月,中国香港《中医药条例》关于中成药必须注册的条文开始生效,中成药出口难度加大。香港每年除本地中药消费外,转口贸易也占很大比重。香港出售中成药近万种,其中有7000多种来自内地。2011年1~9月,内地对香港中成药出口量有所下降。为了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广交会期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举办了“香港中成药注册工作会议”,邀请香港中药商协会和部分香港中药企业参加,内地报名企业也十分踊跃,同仁堂、兰州佛慈和安徽广印堂等20多家企业的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香港中药商协会专家对目前香港中成药注册条例进行了解释说明,并解答了内地企业提出的问题,最后香港中药企业同内地企业进行了交流。企业纷纷表示,该座谈会除了让企业更详细的了解了香港中成药注册条例的细节和流程外,还帮助他们与香港中药商协会建立了直接沟通的桥梁。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