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物仿制药的发源地
来源:-    浏览:654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德国曾有世界“医药基地”之称,也是生物仿制药的发源地。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来自美、英等国的竞争压力,德国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支配地位被削弱。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主要是德国研发(R&D)投入不足,与经合组织(OECD)其他成员国相比,德国生物医药产业R&D投入所占份额连续降低,而英、法等国却连续稳定增长。
 
  德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研究工作是通过政府资助形式完成的。资助对象有研究机构(大学、研究中心等)和由国家研究委员会认证的国有科研部门。
 
  据统计,德国75%的生物医药R&D投入是通过研究中心、项目中心等实施的。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他们先后启动了“生物医药产业2000计划”、“2001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纲要等,在生物医药R&D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资助缺少明确的技术性目标。在生物医药公共研究开发方面,德国拥有自己的特色科研体系,包括92所大学的科学系或医学系,以及各公共部门所属的生物制药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生物科技、科技中介、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几乎所有的生物医药企业都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其中,生物技术公司主要是利用国家知识创新基地从事研发创新,而大型的制药企业主要是寻找全球合作伙伴,打造制药产业基地。
 
  知识和资金是德国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主要因素。知识来源主要是大学、公共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来自制药企业。
 
  此外,生物技术公司也在技术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资金方面,私人资金、风险投资在近些年德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结构性的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从一个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的重大转折时期,风险投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