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药监局脱掉药品的马甲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3月1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国际在线消息:“与药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就“一药多名”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时说,“这个现象引起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我想提醒大家,除了商品名以外,要注意看商品名下面标注的通用名”。(3月11日《中央电视台》)   通过电视,我认认真真地“学习”了邵明立的讲话;作为中国的一名公民,我对这个话语“相当地”不满。   在我国,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的名称给公众造成的烦恼与伤害超过药品。有统计表明,我国200种常用药品中有4个药名的占20%,5个药名的占25%,6个药名的占25%,7个药名的占15%,甚至有的药有10多个药名。“一药多名”不仅让患者成百倍的多掏腰包,还经常导致患者“吃错药”,危害巨大。“药品换包装,加大配方量,价格就见涨。”这句顺口溜,反映了老百姓对目前药品穿上马甲就猛涨的看法。人们把药监局称为“药门”,一种药品一旦过得此“门”,便获得了直接面对市场的资格。“一药多名”有药企的责任,但过不了“药门”,哪个药企能顺利实施“一药多名”经销战术?然而,作为“掌门人”,邵明立并没有谈药监部门对此应负的责任。   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一药多名”问题呢?“掌门人”不该把“事”推给患者。“掌门人”说:“我想提醒大家,除了商品名以外,要注意看商品名下面标注的通用名”、“你认真去看,完全可以看得到”。我想,让一个普通的患者或者一个消费者来辨别“一药多名”,怎么能够抓住其中最核心的东西呢?说这些话时咋想的?通过“取消药品商品名”根治“一药多名”现象,对广大患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而邵明立却回避了一些人提出的“强烈要求取消药品商品名称,一律用药物学名”的治本之建议。   其实,老百姓还想知道,“一药多名”现象背后有没有腐败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年审万种新药”的可耻世界纪录?药监局多名高官“出事”后,如何反思的?尽管现任药监局局长接任不足一年,而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和药品注册司原司长、中国药学会秘书长曹文庄被检察机关带走,都是他刚刚上任之初。但这个“药门”权力太大了,百姓渴望新人新政,开出新的局面,渴望“亡羊补牢”的办法,担心旧病未去再添新病,一年再有几万种“新药”过“药门”。因为不动真格的,老百姓的用药安全,永远没有保证。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