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6月24日讯 一些市民进药店买药,在没有确定该买哪种特定药时,往往会求助药店“白大褂”,听从她们的意见,可是药店“白大褂”并非医院“白大褂”,一些药店从业者并没有医师和药师职称,他们给出的错误建议往往会误导消费者。
现象:“白大褂”并非医师药师
6月22日上午,市中区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解放路上一家药店的“白大褂”为她推荐的一款胃药,回家查看说明书后,发现功能主治和她的症状不符,吴女士认为:“药店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胃刺痛该吃什么药,他们既然在药店就应该是专业人士,现在看来,不该过度听信他们的话,现在我花了二十多元钱买了没用处的药,只好搁置起来了。”对此,市药监局工作人员称,指导病人用药的人应具备相应的药学 技术职称,药店里的“白大褂”并非都是职业药师,他们很多都是应聘的药品销售员,并不具备专业技术。
6月22日上午,在青檀路上的一家大型药店,记者以为老人购买感冒药为由想咨询药店里的药师,店员简单询问了一下症状后,指着感冒区域柜台上的药一口气推荐了四五种,说都可以。记者了解到,老人服用感冒药同孕妇、儿童一样都要慎用,记者请这位店员找店里的药师咨询一下, 她却很不耐烦地说:“感冒药使用很平常,哪里用得着问药师。”
采访中记者看到,不止吴女士进药店的时候习惯咨询“白大褂”的意见,在记者进药店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共有四名顾客走进药店,其中两名一进药店就咨询“白大褂”。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消费者进药店坚决不听“白大褂”的意见,“她们推荐什么,我偏不买,我担心推荐的药物有可能是卖不掉,或者是价格相对较贵的药。”
药监部门:药店需配备专业药师
记者采访市药监局和卫生局了解到,各大药店里的工作人员有营业员和药师两类。药师群体中又分为普通药师、从业药师和执业药师。
2001年国家对药店药师配备、硬件设备配置等进行了规范,要求每家药房门店需要配 备两名药师。而国家规定,本科生毕业后一年、专科生毕业三年后可以考取普通药师资格,具备从业经验3年才可以考取执业药师资格。据了解,药房里的多数年轻药师往往是从营业员做起,通过考试取得药师资格的。
而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有一部分消费者缺少用药专业知识,他们绝大部分会听从药店“白大褂”的推荐买药,而由此买来的药却未必是良方。药监督部门称,药店应配备具备专业药品知识的药师,为顾客提供药学服务。(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