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打假“办案难、移交难”之惑
来源:-    浏览:730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2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访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新章

    人生格言:药械制假伤天害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作为药械行政执法机关,我们的职责就是扶正祛邪。

  核心提示:“办案难、移交难”一直是药械打假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郑州市局在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中摸索了一套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形成了“郑州特色”。

  扶正祛邪  打假治劣

  联合互动  郑州特色

  河南省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新章为人低调而细致,但对药械打假却从不手软。他经常亲自带队查案,面对各种打假危险处境,总能保持临危不惧,用智慧和正气让不法分子心服口服。

  自2008年郑州市局和公安机关联合开展“绿剑”药械专项打假治劣行动以来,截至目前,两部门连续查办大要案53起,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100多人,极大地震慑了药械造假分子。面对打假中普遍存在的“办案难、移交难”的困惑,郑州市局和公安部门联合探索出一套合作打假机制,以解决这两大难题,增强了打假成效。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李新章。

  扶正祛邪  打假治劣

  记者:李局长,您多次谈到药械打假是扶正祛邪,这种说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李新章:药品制假售假危害群众健康,如果我们对此心慈手软,就对不起党和政府,对不起社会公众,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郑州市局是执法机关,主要职责就是扶正祛邪,就是打假治劣。扶正就是要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保护正规企业;祛邪就是规范散乱差的企业,打击药械制假售假,净化市场秩序。我们始终坚持打假治劣不放松、不动摇,坚持抓大案、要案,尽最大努力追根溯源,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联合互动  郑州特色

  记者:“办案难、移交难”一直是药械打假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郑州市局是如何解决这两大难点的?

  李新章:在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中,我们摸索出一套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办案难、移交难”的问题,增强了打假成效,形成了“郑州特色”。

  记者:“郑州特色”打假模式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李新章:我局和公安在信息、司法衔接等方面和公安部门形成了紧密联合。郑州市局与公安部门机关建立信息互通和提前介入机制,通过建立并落实药监、公安联席会议制度,在稽查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形成了“提前介入、联合检查、现场移送”的联合办案方式,避免了因犯罪现场遭到破坏、取证标准不统一、证据完整性要求不同而带来的移送难问题,提高了案件侦办效率和执法威慑力。

  另外,我局将药监部门专业技术手段与公安部门刑侦手段紧密配合。在办案、调查取证的过程中,药监部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手段可在涉案企业合法性判断、涉案产品质量检测及定性等方面发挥作用。而公安部门的强制手段和先进的侦查技术手段可起到保护犯罪现场、及时控制嫌疑人、充分获取证据的作用。

  领导重视  完善机制

  记者:在和公安部门联合办案过程中,您有哪些体会?

  李新章:在开展药监、公安联合打假治劣行动中,领导重视是前提。两部门的主管领导多次亲临一线,调动了广大药监、公安人员的积极性。

  完善机制是保证。通过建立健全互通信息等各项机制,使药监和公安在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委托协查、协同打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整合。

  无私无畏是动力。在打假治劣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但是,我们的药监、公安人员能够抵制诱惑,无畏无惧,从容应对。

  物力支持是基础。两部门的领导都想方设法保证药械打假治劣所需经费,通过充分的物力保障以提高打假治劣各种效能。

  记者:郑州局在“绿剑行动”中收到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计划?

  李新章:通过“绿剑”打假治劣专项行动,规范了药械生产、经营、使用秩序,促进了全市医药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在“绿剑”行动基础上,我局又组织开展了代号为“猎豹”的打假治劣专项行动,旨在加大对制售假劣药械行为的打击力度。目前,已经移送公安机关15个大案要案,涉案金额达1400多万元,打假力度将创历史新高。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