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张恒)一周来本报对“惠好”低价现象的持续关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有的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进行咨询,有的市民则直接找到了“惠好”的门店。“惠好低价能低多久,仅仅是这几天,还是会一直低下去?”对此,有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医药零售行业低价模式到底能走多远?记者也带着疑问采访了业内专家。
济南惠好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增民向记者介绍,本报报道见报后,有不少医药零售行业的同行前去“惠好”的门店抄价对比,有的还干脆将价签摘走,“惠好”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一天更新数次价签。而面对全市市民和医药同行,“惠好”全部5000多种药品临时再次降价,以确保始终保持低价优势,始终满足老百姓省钱的需求。
而对于因为医药公司断供而致个别药品缺货的问题,孙增民表示,“惠好”已经与其他医药公司进行了沟通,缺货的药品现在已经补齐,个别药品“限量供应”的情况也能有所缓解,现在已经可以满足顾客低价买到各个厂家药品的需求。
“惠好今后的经营战略是继续保持在同行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同时抢点布局,尽快在济南市区各大商圈内开出新店,最大程度上让老百姓感到实惠及便利。”孙增民说,无论到什么时候,他都不会忘了确保将低价进行到底。
对于“惠好”低价现象,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表示:“我们反对恶性价格竞争,但是支持合理的价格竞争,因为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群众低价购买药品,推动医药企业的改革和行业的发展。”
中国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运营管理中心主任万祥军也表示,现在随着门规不断增多,特别是社区诊疗服务完善,以中西成药为主的药品零售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另外,新医改方案中基本没有提及零售药店,让不少连锁药房陷入困惑。
万祥军认为,“惠好”新型的运营模式直接推动济南市零售药店竞争升级,最终受益的仍是老百姓。药店在药品利润下调的情况下,社会效益却得到提升,这对缓解目前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
“药品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药品价格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进行调整是一种正常现象;与此同时,药品作为一种攸关生命的特殊商品,必须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为首要前提。但不管怎么说,低价药房的出现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一件好事。”万祥军说道。
》关注“惠好”》低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