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注销许可证后经营药品按无证处罚
来源:-    浏览:887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1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A药店因经营不善,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经与B药店协商,该店将剩余的160种、价值2万元的药品一次性转移至B药店销售。至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检查时,B药店已销售货值5000元的该批药品。

    在案件讨论阶段,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提出三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是A药店无证批发药品,应按相关条款进行处理。二是B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应依法对其进行处理,而A药店已不经营药品,不应对其作出处罚。三是该行为属特殊情况,对A药店、B药店均不予处理。

    [分析]

    本案中,A药店构成无证经营药品、B药店构成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违法行为,应分别依法处罚。

    自注销之日起停止经营

    药品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我国对药品经营行为实行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

    《药品管理法》规定,要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必须向药品监管部门进行申请,由药品监管部门对其是否有能力从事该活动进行审查,对经审查符合条件和规定的,依据法律规定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也就是说,只有在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后,并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才能从事药品经营活动。《药品经营许可证》一旦被注销,就意味着其在法律上丧失了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资格,应当自注销之日起停止药品经营。否则,就属于无证经营药品违法行为。

    分别处罚

    本案中,A药店因经营不善,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已经丧失了经营药品的资格,但其仍然将剩余的药品全部转移至B药店销售,擅自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干扰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经营秩序,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构成了无证经营药品行为。同时,因为A药店无证经营药品,B药店从其处购进药品,亦构成了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违法行为,对A药店和B药店应分别依法处罚。

    确定违法主体

    A药店无证经营药品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谁?如果A药店只是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而《营业执照》尚未注销,则该违法行为主体应为A药店。

    《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是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而尚存《营业执照》,只是表明A药店具有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资格,但药品销售是法律禁止的行为。《营业执照》未注销,说明A药店作为一般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资格仍然存在,其无证经营药品行为的违法责任应由A药店承担;另一方面,如果《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已注销,A药店经营主体资格已丧失,则应由具体实施无证销售药品的人员承担法律责任,认定其是个人行为,按个人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妥善处理库存药品

    本案涉及药品监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药品经营许可证》注销后,库存药品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于该问题,药监部门应从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规规定,将库存剩余药品按原供货渠道作退货处理,不能简单将库存药品再次销售,这样,既难以保证药品质量,又构成无证经营药品行为。

A药店因经营不善,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经与B药店协商,该店将剩余的160种、价值2万元的药品一次性转移至B药店销售。至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检查时,B药店已销售货值5000元的该批药品。

    在案件讨论阶段,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提出三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是A药店无证批发药品,应按相关条款进行处理。二是B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应依法对其进行处理,而A药店已不经营药品,不应对其作出处罚。三是该行为属特殊情况,对A药店、B药店均不予处理。

    [分析]

    本案中,A药店构成无证经营药品、B药店构成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违法行为,应分别依法处罚。

    自注销之日起停止经营

    药品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我国对药品经营行为实行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

    《药品管理法》规定,要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必须向药品监管部门进行申请,由药品监管部门对其是否有能力从事该活动进行审查,对经审查符合条件和规定的,依据法律规定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也就是说,只有在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后,并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才能从事药品经营活动。《药品经营许可证》一旦被注销,就意味着其在法律上丧失了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资格,应当自注销之日起停止药品经营。否则,就属于无证经营药品违法行为。

    分别处罚

    本案中,A药店因经营不善,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已经丧失了经营药品的资格,但其仍然将剩余的药品全部转移至B药店销售,擅自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干扰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经营秩序,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构成了无证经营药品行为。同时,因为A药店无证经营药品,B药店从其处购进药品,亦构成了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违法行为,对A药店和B药店应分别依法处罚。

    确定违法主体

    A药店无证经营药品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谁?如果A药店只是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而《营业执照》尚未注销,则该违法行为主体应为A药店。

    《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是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而尚存《营业执照》,只是表明A药店具有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资格,但药品销售是法律禁止的行为。《营业执照》未注销,说明A药店作为一般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资格仍然存在,其无证经营药品行为的违法责任应由A药店承担;另一方面,如果《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已注销,A药店经营主体资格已丧失,则应由具体实施无证销售药品的人员承担法律责任,认定其是个人行为,按个人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妥善处理库存药品

    本案涉及药品监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药品经营许可证》注销后,库存药品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于该问题,药监部门应从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规规定,将库存剩余药品按原供货渠道作退货处理,不能简单将库存药品再次销售,这样,既难以保证药品质量,又构成无证经营药品行为。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