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倒逼行情虚火——2009中药市场风云录
来源:-    浏览:869   更新时间:2010年07月0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据南方所标点医药信息中成药临床用药格局数据显示我国中成药2009年的医院市场规模为13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3.4%2008年19.6%的增长率高出4个百分点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肿瘤疾病用药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分列前3强,用药市场份额均在百分之十以上。而排名第4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则低于10%,为7.89%。如图)
 
2009中药市场风云录
 
  部分中药材虚火旺盛
 
  作为中成药的原料,中药材市场在2009年可谓风云迭起,跌宕不定,是近十年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整体市场行情已处于近十年的最高点,部分中药材存在明显的“虚火”现象。
 
  虽然2009年药材价格变化整体呈上升之势,但各个类别升幅差异较大。其中,花类根茎类果实子仁类及部分贵细类品种升幅明显。升幅最大的是花类,高达79.7%;果实子仁类紧随其后,升幅也达到了42.3%;而藤木类矿物类及加工类相对平稳,但部分品种仍有小幅度上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整体下滑品种极少,从大类别来看,只有矿物类药材品种有0.7%的小幅下滑。
 
  在2008年统计的800多种常用中药材品种中,价格上升品种占56.3%。其中,涨幅达100%以上的品种多达25种;而在价格上,创历史最高价位的品种数量也是自有统计数据以来最多的一年;同时,2009年的降势品种相对较少,也是历年来极其罕见的。
 
   “靠天吃饭”带来行情波动
 
  近十年来,中药材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在9.5%~9.6%之间,略高于全国GDP增量。中药材行情每隔3~4年会形成一个涨跌周期。在这个周期形成过程中,最低谷后往往就是反弹最强烈的阶段。而行情达到最高值后,第二年在下落时又会形成一次高值阶段,即市场出现高位后,第二年会延续一个相对的高价位期。
 
  中药材的生产都是靠天吃饭,全年的生产量往往取决于中成药的一个生产季,“一季生产吃全年”的特性决定了中成药难以像其他工业原料制品般确保及时供应,也造成了中成药供求的不稳定性。旱情冻害雪灾等不利的气候因素会引起原料供应的缺乏;流感、疫情、囤货、质量事故等事件会造成需求端的大幅变动。在我国中药材现代化产销体系尚未完善成熟之前这些因素或事件都会对中药原料和中成药的行情带来波动。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信息 黄岚)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