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提物拐点将至
来源:-    浏览:481   更新时间:2010年06月0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作为拉动中药商品进出口强力增长的主要动力,植物提取物发展一向备受关注,这从与第10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同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与创新”论坛的热度可见一斑。

  尽管出口数据依然可喜,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植提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拐点”。产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矛盾、技术与产品亟待创新等因素,使得该行业正迎来重大转变。

  仍有持续增长空间  

  今年第一季度,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8.7亿美元,同比增加33.5%;出口额达6.9亿美元,同比增加40.3%,显示出近年来少有的强劲。其中,提取物占中药商品进出口额的比例超过6成。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植提物进出口额达5.0亿美元,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57.2%,同比增加37.4%,进出口总量也出现较大增长,同比增加45.0%。其中,植提物出口额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占中药商品出口额63.7%;出口量为2.7万吨,同比增加52.3%;平均出口价略降,同比降低5.3%。

  中国医保商会认为,整体看来,今年一季度我国植提物发展形势较好,为2010年植提物进出口产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目前,全球对植提物的需求仍在增长,国内植提物贸易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呼吁创新与自律  

  尽管市场呈现的最新数据不俗,但无法掩饰整个行业的隐患:部分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打击了消费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植物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植提行业按现有模式继续发展,尤其是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水平低下,没有实现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春华认为,行业壮大与资源消耗的博弈正将植提行业推向发展的新阶段。在他看来,植提行业必然是向着生产安全、对消费者健康有益、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

  “尽管进行绿色生产会面临不少瓶颈,但这是必然之路。”李春华说。

  而国际市场的剧变更将对行业变革起着催化剂作用。

  “我们几个大企业由于直面国外终端客户,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国际市场的实质性变化。”中国植物提取物协会理事长、西安皓天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文表示。据他介绍,在美国市场,FDA要求大型食品补充剂企业必须在今年6月底通过cGMP认证,这必然会波及到源头,对中国植提企业而言意味着各项要求将更加严格。

  “美国市场正在逐渐走向理性。一旦美国要求对其国内的食品补充剂中小型企业也实行cGMP认证,那中国与之对接的中小企业在未来2~3年极有可能面临巨大考验。”张成文说。

  除了美国市场,欧洲与日本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尽管整体市场没有明显受欧元区经济困扰的趋势,但欧洲市场正呈现明显的本土化趋势,客户在产品选择上对认证、技术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的需求明显提高。在日本市场,中国产品受到严重质疑,甚至出现明显的排斥倾向。而在这种本土化越来越明显、安全与标准更为严格的国际态势下,保持中国植提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无外乎是创新与安全。

  “我国植提行业与国际没什么差距。我们应该以中药发展为基础,把具有安全性的中药以国际上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去开发出来。”在张成文看来,这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浮躁与投机充斥着整个行业,急需行业自律,摒弃价格战与恶性竞争。

  “过去很混沌,现在已经逐步有这样的趋势:各大企业有几个优势产品,有话语权,能适度提高价格,但必须坚持一定的底线,这样市场的规律才能正常呈现。”张成文说。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