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中外联姻”成潮流深度剖析解读
来源:-    浏览:586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合作需掌握研发主动权

  国际巨头看好中国市场

  5月14日,天士力与法国TRANSGENE签约,决定共同组建天士力创世杰(天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这可以看作国内医药上市公司与国外医药企业“联姻”的又一案例。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中外联手”现象渐趋频繁,如德国默克集团收购苏州泰珠、诺华收购中国疫苗公司浙江天元85%股权、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RL收购无锡药明康德等。业内人士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国际制药巨头对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看好。

  合作需掌握研发主动权

  天士力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的合作方法国TRANSGENE是一家研发型企业,公司与之合作希望引进新的产品和技术,但目前双方的合作仅处于初级阶段,双方只决定设立合资公司,各派部分专业人员进驻,组成小团队,目前尚未找到具体的产品深入合作。

  日前,国内最大的药物化学服务公司无锡药明康德被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CRL)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分析人士表示,国内医药企业寻求国外战略合作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具体的合作效果并不敢保证,原因是毕竟在生物药研发方面国外企业的实力更强,在合作中,中国企业有可能仅扮演“制造工厂”的角色。

  在东海证券研究员屈昳看来,要在生物药领域摆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只有掌握研发主动权。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在合作中国外企业将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这种合作方式要更理想一些。

  天士力与法方的此次合作,目的在于综合双方的优势,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逐步建立起生物医药研究平台,并有效利用法方研发能力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双方合作刚开始,但对国内企业来说,参与研发过程很重要,不能满足于单纯引进产品或技术。

  国际巨头看好中国市场

  在国内上市公司看来,寻求国际知名战略合作者已经成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大趋势。而在业内专家看来,此举也很大程度上表明国外医药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尤其是对中国政策支持重地——生物医药产业前景看好。辉瑞、默沙东等国际医药巨头高管曾公开表示,正在中国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的盈利水平上升,其中生物制药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18%,其中生物制药的盈利增幅为43.4%。 

  事实上,在国际市场上,医药企业与生物技术业也在互通有无中悄悄实现整合。不少制药巨头由于面临大量医药专利到期、新的专利研发难度愈发加大的挑战,自身研发能力受到抑制,开发新药的成本也大幅增加,而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相对更加活跃,但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实力较小,渴求雄厚的资金力量支持。

  双方的互补特点让国际制药巨头对生物技术公司颇感兴趣,也使得双方的合作有了基础。目前看来,国际制药巨头也在尝试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寻找合适的生物医药企业,实现生产外包或研发外包以进入该国市场,这也正是目前以直接并购、设立合资公司等形式的“中外联姻”频频出现的原因所在。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