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定价不能顾此失彼
来源:-    浏览:562   更新时间:2009年12月2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据医药经济报报道,发改委、卫生部、人保部联合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后,对于定价环节,虽然一些药企负责人对新政策相对看好,但也承认,中药定价是个难题。

    药品定价的关键是使企业的利润保持在合理区间,而这个区间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这与我国的医疗卫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为企业本身就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一个元素。

    在医药领域,西方国家对专利制度推崇备至,实际上,药品也是专利制度功能发挥得比较淋漓尽致的区域之一。专利制度在推动药品市场新种类的产生、加速药品的更新换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它建立了一整套机制,医药投资获得专利会有相应丰厚的利益回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为在评价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时,药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很重要的参数。

    《意见》合理确定药企利润,也可以起到对企业的诱导作用,但对中药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西药那样有着清晰的化学结构可以描述,目前发展迅速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也多标记的是中药的特征成分,而非有效成分,更不用说搞清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了。中药在这方面的劣势,难以符合申请专利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利对中药的有效保护弱于化合物药品。

    尽管如此,中药的专利战争依然也如火如荼,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加入战团,他们站在“临床经验及总结”的高岗之上,以较少的时间、资金获得中药专利是可能的。事实上,一场中外大战已经展开,中药市场硝烟弥漫。据近日香港《大公报》报道,“‘洋中药’盛行,中医药业守望‘中国身’”。报道提及,如不尽快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土中药”很难抵御“洋中药”的冲击,中国在中药市场上的损失将难以估量。民族中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弄不好连国内市场都无法保持优势。至于个中原因,该报引用业内人士语:“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瞄上的不仅是中国‘物美价廉’的科研人才,还有中药国自身的科技研发存在的优势和漏洞,更重要的则是盯上中药缺少‘专利’这一天然屏障”。

    因此,关于中药定价,我们不能仅盯着国内的医改药改,还要顾及国外有很多双眼睛盯着。如果在国内医改药改上过度集中注意力,不注意利用技术和创新水平,把中药利润等级化、层次化,数年之后,很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