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做新药是毕生所愿
来源:-    浏览:2684   更新时间:2009年12月1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丁健说,他没有故事,只有忙碌,不过56岁,头发已白了三分之二。

   

    他的确很忙,作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所长,他还兼任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且是数种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的编委。他身边的同事说,丁健永远都是那么快节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多研发出几种有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

   

    丁健一直在为这样一个目标努力。上世纪90年代初,药物所张金生教授发现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天然化合物“红根草邻醌”,经过结构修饰和丁健研究组的药理学研究,最后确定为“沙尔威辛”这个抗肿瘤候选新药。从此,丁健便和“沙尔威辛”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沙尔威辛的系统作用机理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沙尔威辛的二期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奔忙在各医院之间,丁健内心涌动着看到曙光的喜悦。“不过从现在到新药问世路还漫长,行百里者半九十。”

   

    丁健刚参加了一个分子靶向与肿瘤治疗的国际会议。他说,如今国际上更倾向于将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病对待。在治疗方法上,对各种联合用药的“基于发病机制的鸡尾酒疗法”的尝试、寻找针对特定人群特定分子分型的靶向药物研究,成为新趋势。“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机遇。”目前,丁健领导的肿瘤药理研究组与其他科学家合作,正在对五六个新药苗子进行研究,令他高兴的是,现在已有2个候选化合物进入了临床二期。

   

    得知自己当选工程院院士,丁健感觉到的责任远多于欣喜。他说,国家对新药创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生物医药产业也被列为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历史机遇,“生逢其时”的幸运驱使着自己更努力地前行。同时,如何将整个学科建设好,将是他思考更多的问题。

   

    丁健的目标是要把药物所的临床前研究技术平台做得更强、更大、更规范。这些年来,在和国外医药公司、科研机构接触了之后,丁健对我国医药研发的薄弱深怀担忧。他觉得,医药创新主力应该在企业,但我国医药企业尚未具备这样的实力。他希望通过药物研究“国家队”的力量,搭建起新药研发的支撑平台。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