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日勒图 (全名:博日吉汗 格日勒图),1957年出生在内蒙古镶黄旗,祖籍哲里木盟,中共党员。内蒙古大学高分子化学及蒙药研究所所长,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OTC营销网
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生命工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化学专业教授。
中国OTC营销网
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植物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内蒙古\"311工程\"和\"111工程\"的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中药蒙药工程协会副会长;内蒙古药品学会常务理事。 内容来自OTCCN.CN
博·格日勒图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1986-87)、英国Lancaster大学(19990-92)、日本东京大学(1996-99)从事高分子化学和药物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20多篇论文,其中11篇收入SCI。目前,博·格日勒图教授在抗艾滋多糖和蒙药研究开发方面,承担着国家和自治区8项科研项目,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3名。 博教授先后被评为2001年内蒙古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2002年内蒙党委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在1997年,博·格日勒图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合成了水溶性乙酰胺基多糖;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Macromolecules 和polymer journal上发表学术论文。1998年,博教授又是第一次成功地合成了具有高抗艾滋活性乙酰胺基多糖,在抗艾滋多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1999年博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世界著名大学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后,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的两位副部长亲笔批示,希望博教授回国工作。博教授来到内蒙古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自治区政府的大力资助和内蒙古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内蒙古大学高分子化学及蒙药研究所\"。
在高分子化学学科中的多糖化学研究方面,经过几年的艰苦研究,用蒙药多糖作为一种原料,首次成功地合成了数种抗艾滋病毒活性高,无毒副作用的新型抗艾滋药用化合物。 经日本国鹿儿岛大学著名抗艾滋病专家中岛秀喜教授检验,博·格日勒图教授合成的\"抗艾滋双效缓多糖\",比国际上常用的抗艾滋药物AZT和DDC相比,其毒性分别降低了100倍和31倍,抗艾滋选择性(SI)又分别提高了4倍和136倍。该科研成果在国内属于首创,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该成果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国内各大报纸和电视台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作为一名化学家博教授圆满完成了抗艾滋多糖的合成工作。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