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普遍较初级 未来或迎来井喷
来源:-    浏览:538   更新时间:2009年09月2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这是我们在美国以外的第二个研发基地,未来投入将超过1亿美元。”9月21日,健赞公司全球研究总裁理查德·格里高里告诉记者,健赞的北京研发基地已开始动工。
  作为世界第三大的生物制药企业,健赞在2008年制药企业中排行第31位,销售收入42亿美元。
  生物制药作为传统制药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成为各大药企追逐的热门领域。今年3月,罗氏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的生物制药企业基因泰克,而此前也曾有传闻称辉瑞有意收购世界第一的生物制药企业安进。
  相比之下,中国的生物制药领域发展速度似有所不及。健赞此次在国内的布局也正是基于此。事实上,这是第一家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并开展业务的世界级生物制药企业。
  《21世纪》:生物制药企业频繁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它们被看好的原因是什么?
  格里高里:过去20多年内,大型制药企业日子过得很好,他们的后备药品很丰富。但是到了近几年,研发管线实力的减弱和药品专利到期的压力让这些企业对未来缺乏信心。
  不过,新兴的生物制药企业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研发实力。我们到2011年将有16个新药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是生物制药企业中研发管线最多的公司。我们专注的领域扩展到了肾病、免疫疾病、肿瘤、遗传疾病等目前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这些正是传统制药企业所欠缺的,因此,制药巨头收购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主要是看重后者的研发能力(更多新闻来源医药新闻网)。
  目前健赞没有对外收购的计划,也没有哪个企业想收购我们。我们的运作模式更倾向于和其他研究机构及公司进行合作,而不是收购。
  《21世纪》:现在更多的制药巨头在中国着力开发OTC业务,而健赞却在中国开设研发基地,是出于什么目的?
  格里高里:我理解这些企业的选择,OTC的确很容易做。OTC产品可以不做研发,单纯靠抄袭既有产品而获利。但是,中国不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样倚重于OTC,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对自身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坚持在罕见病领域发展,不会从事OTC业务。健赞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首先看到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的扩张。中国的医改实施之后,医疗服务需求在迅速扩张,如果不在这里落地会错过这个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位的生物医药企业。
  此外,我们能和中国的医疗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吸收他们的创新性成果,形成产品。这是我们在美国无法做到的。我坚定地相信未来5到1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
  如果让我在这两个原因之间做个选择的话,中国的科研实力是我们最看重的。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和国内的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在上海,我们和上海交大在骨科领域早就建立了合作关系,近期在北京,我们也和协和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21世纪》:你觉得中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发展处于何阶段?
  格里高里:可以说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还都是比较初级的,尽管有着很强的科研实力,但转化成产品,中间的孵化过程还很欠缺。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沈阳三生、南京先声等,它们一些产品已经在世界上达到了先进水平。
  在北京研发中心,我们会在血液肿瘤、肝病、心血管、糖尿病等方面花大力气,研发投入的比例将达到50%。因为这些领域中国的研究人员已经有很好的工作积累,有很强的实力。随着对这些疾病研究的深入,中国未来的机会也将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作者:王卓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